張思成
在第24個記者節到來之際,深學細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聯系新聞工作實踐和新聞工作者協會紐帶作用發揮,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新時代,唯有牢記宗旨,不負重托,才能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為聚力建設幸福安康作出積極貢獻。
一、 牢記使命“舉旗幟”,做黨和人民信賴的新聞工作者。政治方向是靈魂,是根本。作為新聞工作者,要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自覺擔負時代使命,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守正創新,如此方能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守牢輿論主陣地。當下,我們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上來,圍繞加快建成西北生態經濟強市和聚力建設幸福安康奮斗目標,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做無愧于黨和人民、無愧于時代的黨的新聞工作者。
二、深入生活“聚民心”,創作出群眾喜聞樂見的新聞作品。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決定事業興衰成敗。新聞工作者要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鍛造過硬素質、過硬本領、過硬作風,書寫新時代的精彩答卷。堅持“走轉改”,在工作實踐中,視野面向基層,策劃傾向基層,選題注重基層,鏡頭聚焦基層,深入生產車間、田間地頭、重點項目,訪民情、聽民意、傳民聲,確保宣傳報道有情懷、接地氣、暖人心。積極報道各領域、各行業在加快建成西北生態經濟強市和聚力建設幸福安康等方面的創新實踐,創作更多有特色有分量有影響的作品,讓重大主題宣傳出新、重要活動報道出色、重點工作提煉出彩。
三、守正創新“育新人”,加快媒體深度融合步伐。緊跟時代步伐,推進融合發展。必須堅持“導向為魂、內容為王、移動為先、創新為要”融合發展指導思想,加強編采隊伍建設,打造“四全媒體”推進高質量融合,構建互融互促的媒體矩陣。把傳統媒體的思想深度、理論高度與多媒體的傳播速度、受眾廣度結合起來,真正實現“融為一體、合而為一”,在新聞輿論的主戰場上,大力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最大限度地發揮主流媒體的感染力、吸引力、凝聚力。
四、凝心聚力“興文化”,聚力建設崇德向上的幸福安康。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建設崇德向上幸福安康,呼喚新聞工作者把握時代脈搏,聆聽時代聲音,自覺擔負起新時代的文化使命,以實際行動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安康高質量發展提供豐沛的文化滋養。要結合發展實際,策劃組織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努力提升優秀文化的塑造力和引領力。要創新表達方式,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激發全社會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增強文化的延展力和吸引力。
五、做亮品牌“展形象”,綜合展示豐厚的城市文化底蘊。新時代新氣象新征程,在全方位開放開發的安康,每個人都是擁抱新機遇的文化使者,作為新聞工作者更應該全方位、立體化、多維度綜合展示城市獨有的文化氣質和豐厚的文化底蘊。持續放大“平安順利·幸福安康”的品牌效應,持續提升安康的美譽度、影響力,讓安康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讓外界了解安康、熱愛安康、建設安康。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讓我們攜手同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持續加強作風建設,忠實履行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以實干擔當的魄力、以持之以恒的定力、以昂揚蓬勃的活力,塑造新聞工作者對黨的忠心、對人民的愛心、對業務的匠心,為加快建成西北生態經濟強市聚力建設幸福安康貢獻出新聞人的力量!
(作者系安康市新聞工作者協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