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黃慧慧 李俊 通訊員 屈念祖 唐明府)“今年秋收的收成很好,真的是太感謝咱們黨委政府和這些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志愿者們了!”荊河村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基地負責人陳德榮感慨道:“插秧的時候,志愿者們主動來幫我們插秧種苗;夏天的時候,他們派了區上的技術員協助;秋收的時候,他們不只是來幫忙收割稻谷,還幫忙調來了大型收割機,要不然今年秋天的連續陰雨,我這幾百畝稻谷會爛到田里!”
為推進文明實踐活動走深走實,紫荊鎮組建了“紫荊花開耀漢濱”志愿服務隊,50多名志愿者一到農忙時節,就抽擠時間幫助弱勞、缺勞家庭插秧、搶收小麥,廣泛開展農業技術培訓和惠農政策宣傳,在紫荊鎮的田間地頭和農家院子里經常都能看見他們的身影。
“紫荊鎮'紫荊花開耀漢濱'志愿服務隊立足群眾實際需求,把志愿服務送到田間地頭,當好農忙時節服務助手,讓志愿服務活動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為實現群眾增收致富再添新動能。”鎮農綜站站長馬濤說。
“來到陜南人民抗日第一軍舊址展館和紀念碑廣場參觀,我們了解到陜南人民第一軍的光輝革命歷史,學習到了他們身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永遠跟黨走“的革命理想信念和”艱苦奮斗、自立更生“”探尋真理、百折不撓“”實事求是“的高貴品質,還要多謝你們紅色宣講員深入淺出的講解,讓我們能更加深入的了解陜南人民抗日第一軍的光輝歷史,從革命先烈的身上汲取更多的營養,持續補足精神之鈣。”剛不久來紫荊參觀的陜西省黃陵監獄的人員感慨道。
為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大力宣傳陜南人民抗日第一軍光輝的革命歷史,紫荊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從全鎮干部中挑選出一批思想覺悟高、熟知陜南人民抗日第一軍革命歷史、熱愛理論宣講的優秀干部組成新時代文明實踐紅色宣講志愿服務隊,常年免費為前來參觀的黨員干部群眾提供交通線路咨詢、拍照合影、講解、舉行主題黨日以及“講黨課”會場服務。
“要給觀眾一瓢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鎮黨委書記洪江在給紅色宣講員培訓時說。“作為一名紅色講解員,只有不斷加強黨史學習,持續提高政治覺悟和黨性修養,才能把紅色故事講精準、講透徹,宣講的時候才能根據受眾不同做到'有的放矢',讓宣講內容更有'嚼頭'。”
下一步,紫荊鎮將積極響應區委、區政府號召,認真踐行漢濱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三共”機制,緊緊依托“陜南人民抗日第一軍”紅色教育基地資源,認真講好“一軍”紅色故事,持續發揚“一軍”精神,精準解決群眾“急難愁盼”,讓“紫荊花開耀漢濱”志愿服務項目成為紅色紫荊又一張“名片”,為漢濱舞龍頭、走前列、作表率貢獻紫荊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