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陳力
近日,省文化和旅游廳印發《關于命名陜西省全域旅游示范區的通報》,決定命名14個縣(市、區)為“陜西省全域旅游示范區”,平利縣名列其中,這是平利喜獲“全省森林旅游示范縣”后取得的又一殊榮。發展全域旅游,平利奮楫前行。從建設美麗鄉村到經營美麗鄉村,平利全域旅游進行的綠色“接力跑”,跑出了信心,跑出了希望,跑出了一條發展與環境、城鎮與鄉村、自然與人文、經濟與社會互促共進的新征程。
讓綠色綻放美麗
守住青山綠常在,生態美景入畫來。近年來,平利縣守好藍天、碧水、凈土,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走出了一條“城鄉因環境而美、百姓因生態而富”的“平利之路”,先后獲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國家鄉村振興示范創建縣、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試點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堅定不移固本底,綠色發展提成色。平利以創建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為目標,扎實做好“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文章,大力推進生態價值轉化,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美麗環境正向美麗經濟加速嬗變,生態產業已成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實現了“含綠量”和“含金量”的同步提升。
山水相伴,綠色為魂。綠色,既是底色,更是底氣。平利秉承著合理利用生態的原則,將森林草木、星空日落、湖泊溪流等元素與旅游的人本化相融合,更好地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對綠色空間進行擴容,實現樂業富民、生態利民。平利以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為抓手,編制《平利縣全域旅游規劃(2017—2035年)》《平利縣“十四五”旅游業發展專項規劃(2021—2025年)》,出臺生態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獎扶辦法,堅持城鄉規劃一張圖、基礎設施一張網、產業建設一盤棋,實現景區景點提檔升級,服務水平提質增效,基礎配套提級擴能。
以精美縣城為核心、特色集鎮為支撐、魅力鄉村為節點,平利接續推進縣城更新,推進產城融合、景城融合、文城融合,增強承載能力和聚合效應,著力推進田園綜合體、景區景點、鄉村民宿協調發展,逐步實現由點上出彩到連線成景、由面上開花到全域振興,初步形成了“一城三線八景”美麗鄉村旅游格局。累計創建AAAA級景區2個、AAA級景區5個,A級景區數量位居全市第二,旅游人數和綜合收入逐年攀升。
讓茶旅成為熱寵
7月,“富硒茶鄉·幸福安康”秦巴茶香探尋之旅入選文化和旅游部2023年第二期“鄉村四時好風光”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平利蔣家坪景區、城關鎮龍頭村、女媧康養民宿納入其中。9月1日,2023中國特色旅游商品大賽頒獎儀式在天津市舉行,平利縣神草園茶業有限公司的絞股藍方便粉絲榮獲銀獎。該公司不僅在園區建起了絞股藍博覽館,還推出絞股藍茶粉、絞股藍酒、絞股藍食品等深加工產品。
9月3日,又逢周日,寇清潔開辦的土菜館生意十分火爆。寇清潔的土菜館位于蔣家坪村前往鳳凰茶山的路旁,地理位置優越。過去,寇清潔在家里帶孩子,丈夫胡德杰在外面工地打零工,日子過得比較拮據。在看到蔣家坪村人氣越來越旺后,2022年初她和丈夫一起回村開起了土菜館,炒的是經典農家菜,蒸的是柴火灶米飯,生意一直不錯。胡德杰還在旁邊開了一個小作坊,釀造各種糧食酒,順便銷售茶葉、蜂蜜、木耳、竹筍等農副產品。寇清潔兩口子靠著勤勞致富,過去一年收入超過12萬元。寇清潔說:“來茶山游玩的人越來越多,我有信心把土菜館開得更好,讓日子越過越敞亮。”
信心背后,是蔣家坪村將打造高質量茶產業鏈與挖掘旅游資源附加值深度結合。通過村集體經濟合作社成立公司,引入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實現景區開發建設運營等事項的規范化管理;以鳳凰茶山為核心打造旅游“引爆點”,依托千畝觀光茶園、千年平安宮、千年古茶樹等推進景觀群打造,投資建設公共服務中心、蔣家坪鄉村振興綜合體、蔣家坪水保科普園等,加快旅游服務設施建設;培育“農業+文化教育”“農業+休閑養生”等新興業態,發展特色民宿農家樂……一系列舉措推動著茶鄉發展,蔣家坪村探索出一條以茶促旅、以旅興茶的茶旅融合新路子。
發生蝶變的不僅有蔣家坪村,還有同在平利縣的城關鎮三里埡村。三里埡村在改造人居環境的基礎上,對老茶園進行改造提升,落實專人專崗負責環境衛生和茶園管護,打造廉潔文化園、新民風生態園,培育壯大兩家茶山民宿,讓當地旅游的吸引力不斷增強。
因茶致富,因茶興業。如今,通過不懈努力,平利全縣茶園總面積穩定在25萬畝左右,連續三年躋身中國茶業百強縣。全縣約有3.5萬戶10萬余人從事與茶相關的產業,實現了“人均一畝園、戶均一萬元”的目標。近年來,平利圍繞“游女媧故里、品平利硒茶、賞美麗鄉村”發展定位,堅持把茶園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景觀來打造,實現基地園林化、園區景觀化、工廠景點化,定期開展制茶大賽、茶藝競賽、名人采風、文藝創作等參與式、體驗式活動,形成集“登茶山、游茶園、采茶葉、購茶品、賞茶藝、問茶事”于一體的茶旅融合發展模式。
片片綠葉護了生態、優了產業、鼓了錢袋,也美了景致、引了人氣、香了萬家,讓平利茶旅成為更多人的心之所向、行之所往。一片片茶園,不僅成就了綠色產業發展,成為游客鐘愛的休閑之地,還是當地鄉村振興的“綠色引擎”,茶旅融合正持續為鄉村振興增添新的活力。
“茶葉從采摘到成品,要經過哪些制作環節?”“茶藝表演要注意哪些細節?怎樣才能展示茶文化?”……最近一段時間,在省級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平利縣田珍茶業有限責任公司,來自各地的中小學生走進茶園、茶葉生產車間、茶藝室,體驗茶文化、開展茶旅研學,學生們的詢問聲不絕于耳。當下,茶旅研學成了“新寵”,平利共打造有4個省級研學實踐教育基地、2個省級勞動教育基地。
讓體驗更有魅力
4月9日,2023年平利“茶之旅”文化旅游季啟動儀式在長安鎮陸羽廣場舉行;7月6日晚,2023年全國夏季“村晚”示范展演暨平利“清涼一夏”文旅活動啟動儀式在老縣鎮蔣家坪村鳳凰茶山舉行;9月1日,“樂游平利 幸福之旅”平利縣生態旅游推介暨旅行社座談會召開。
酒香也得靠吆喝,平利加強策劃包裝和營銷推介,豐富旅游產品類型,滿足品質化、多元化、便利化消費需求和旅游體驗,持續增強吸引力、影響力。
佳境緣天然,入眼更走心。8月18日,西河鎮首屆“田園西河 親水之旅”沙灘節舉行,喚醒田園牧歌和鄉愁記憶。壩河之畔的民宿東方上居,盡最大可能與自然相親相融。民宿周圍生態優良,植被豐茂,滿眼蒼翠,空氣清新,勝似“天然氧吧”,在自然的懷抱里安然入睡,被鳥兒的叫聲喚醒。房屋外墻或原始的土墻風貌,或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斑駁的印記、老舊的屋瓦,與自然渾然一體、相融相諧,露天陽臺、落地窗等進一步增加和大自然的接觸面,最真切感受陰晴云雨、日升日落、春夏秋冬。但外形的“舊”并不影響居住的干凈、舒適、便捷,簡約大方的室內裝修刪繁從簡,匠心布局,精巧搭配,最大可能騰出寬裕的空間,讓人覺得舒適從容。重新利用的原始老物件,復古氣息撲面而來,讓人陷入沉思,過去發生的一幕幕呈現在眼前,感悟時代變遷、歲月更迭。在民宿旁的有機蔬菜基地、果園進行采摘體驗,瓜果飄香,悠悠農韻,在“吃苦受累”中體驗稼穡之辛勞,懂得物華之珍貴。
文化氤氳,養眼潤心。茶園飄香滿目秀,鐵筆銀鉤烙山河,在大貴鎮儒林堡村,烙畫非遺傳承人李紅霞以茶山茶園等為素材和靈感,將山水風物激活,探索打造“讀大貴風物,品儒林佳茗,賞紅霞烙畫”的鄉村旅游品牌;淡雅清麗的包裝盒、精巧別致的品茶杯,在平利縣城關鎮龍頭村的國漆非遺工坊,負責人袁端姣讓“漆”巧工藝成景觀;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平利弦子腔的表演中,茶禮茶俗成為時常出現的內容。伴隨著古典優美的音樂和唯美的解說詞,茶藝師們氣定神閑、舉止優雅,溫具、置茶、沖泡、奉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