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唐波 趙漪湉
“蟬鳴蛙叫,繁星滿天,在這里住民宿,遠離市區的喧嘩,讓我感覺很愜意。”恰逢周末,來自安康城區的羅女士在漢陰縣蒲溪鎮盤龍村游玩并選擇住民宿,她說,今年三月份就來過盤龍村,當時村里正在舉辦桃花旅游周活動,桃花漫山遍野,仿佛置身世外桃源。
鄉村振興靠產業,產業振興靠特色。盤龍村近年來大力發展以紅桃為主的林果產業,先后流轉土地發展紅桃1100畝、桑園500畝,建成特色水果大棚200畝。
依托紅桃產業,該村積極布局農旅融合發展大格局,通過打造田園綜合體,壯大桃產業,創優桃品牌,大力實施桃花谷景區建設及提升工程,投資3000余萬元實施旅游設施配套、鄉情民俗體驗、百畝荷塘添景、桃花谷康養康體等八大工程建設,2022年4月,盤龍桃花谷被正式命名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
“沿著村道一路上來,道路兩旁都是我們的桃園,從村口到這里,綿延數十里,每年桃花盛開的時候,來這里賞花觀景游玩的游客最多。”桃花谷景區內,盤龍村駐村第一書記陳梓玄向記者介紹,“最初因為游客來得多了,村黨支部發現農旅融合的發展模式很適合我們村,隨后召開會議,積極籌備,并在桃園里面修建觀光步道、采摘步道、觀景平臺等基礎設施,后來我們還配套修建了桃花居民宿等,讓游客來了能吃得好、住得舒適、玩得開心。”
從附近村民口中得知,2018年村上就成立了全縣首個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通過流轉土地,發展產業,在充分考慮村里有種桃樹的傳統和專家考證的基礎上,確定紅桃為主導產業,由合作社帶領村里的青年致富帶頭人試種,盤龍桃園自此起步。
每年盤龍村的紅桃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銷往全國各地,銷售額高達80余萬元,這讓村民們笑得合不攏嘴。同時,為讓更多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該村為留守婦女、年齡稍大的村民等提供園區務工機會,干些除草施肥、刷白、采摘等工作,年均增收5000余元。
“每逢節假日游客多時,村民們會在自家門口賣些土特產,還有的開起了農家樂,在家門口吃上‘旅游飯’。”陳梓玄說,“依托紅桃為特色的農旅融合產業模式發展下來,收益最大的就是我們的村民。”目前,“三生盤龍·十里桃花”已成為漢陰縣蒲溪鎮的一張靚麗名片。而盤龍村,也正以推進鄉村振興為契機,做大做強桃產業,持續壯大村集體經濟,實施人居環境整治,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盤龍村以紅桃為媒,帶火了村上經濟發展,讓周邊幾個村也看到了錯位發展的方向。緊鄰的勝利村借鑒學習盤龍村發展模式,開啟以種植獼猴桃為特色的農旅融合道路,讓當地村民初步嘗到了甜頭。夏日炎炎,記者一行走進勝利村獼猴桃產業園,放眼望去,綠油油的枝條環繞在藤架上,獼猴桃樹枝上掛滿雞蛋般大小的果實,長勢喜人。
“目前我們村共建成獼猴桃產業園170余畝,其中張家溝‘三個一’合作社90余畝。我們的產業園通過土地流轉、務工共帶動100戶350人均增收3000元左右,每逢周末都會吸引不少游客前來采摘游玩。”勝利村村干部楊生群介紹。該村將引進杭州西坡集團,進一步延伸獼猴桃產業鏈條,大力推動民宿產業發展,做大做強做優農旅融合產業。
蒲溪鎮黨委書記歐阿璽介紹,按照“一鎮多元、一村一品”發展思路,該鎮近年來積極探索“黨組織+產業園區+休閑旅游”模式,整合相關項目資金,按照全縣全域旅游規劃布局,高起點設計、高標準建設,落地新建運營讀書嶺等精品民宿3個,加快盤龍桃花谷AAA級景區基礎設施提升。
下一步,蒲溪鎮將按照“盤龍桃花谷——芹菜溝農家體驗——先鋒溫泉——金龍灣生態康養酒店一日游”日程計劃,將盤龍虎形橋經芹菜溝至小街村316國道路段進行提等改造,并計劃啟動小街段河堤燒烤露營休閑旅游、芹菜溝農家體驗民宿、勝利村民宿等項目,讓“蒲溪游”火熱出圈,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