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真鵬
鎮坪縣文學有杜氏三姊妹。視文學寫作為畢生追求的,杜蘭英、杜波兒、杜韋慰三姐妹,當屬其中佼佼者。三姐妹中杜韋慰年齡最小,創作頗豐,執掌縣作協主席之職。
安康文人皆知山城鎮坪有摯愛文學的這三姐妹,主業在農業、衛生等領域,三姐妹的共性很多,都在為鎮坪盡情地歌唱,都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盡情地謳歌生活中的真善美,文學使她們的生活充滿了詩意與遠方,猶如鎮坪南江河的江水一樣清純執著、不負使命。
2012年隨著縣作協的成立,鎮坪文學隊伍發展壯大,經常會組織各種文學采風和文學講座,杜韋慰樂意為自己熱愛的文學事業奉獻青春和力量。當年,杜氏三姐妹合著一部散文集《鎮坪情思》,或歌詠鄉土,情真意切;或贊美生活,感悟良多;或抒發心志,輕靈高揚;或吟唱摯愛,深沉婉約。三人散文恰似那山中杜鵑,給山城文壇乃至安康文藝界帶來的春天般感覺,花韻無色,文清有香。
2022年,杜韋慰奉獻給讀者的新散文集《美麗鎮坪》,是一部歌頌鎮坪、禮贊友情和親情的溫暖之書,并榮登《安康日報》2022年度安康好書榜。書中所寫,皆美地、美物、美人,讀她的文章感受就是:自由暢快,坦誠率真,眼中有光,心中有夢。與她交往就是談文學,談工作,她聲音甜美,笑聲爽朗,談吐不凡,辦事干練,很有親和力。
源于對詩和遠方的向往,讓她從小與文學結緣。杜韋慰上世紀90年代開始在《安康日報》發表作品,是《安康日報》的忠實粉絲,多年的優秀通訊員和骨干作者。2012年,她在鎮坪縣率先加入省作協,任鎮坪縣作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2014年任縣作協主席,魯迅文學院陜西中青年高研班學員。她參與編撰《自然國心·養生天堂·鎮坪》,入選《作家搖籃》2022年第三期雜志封面人物。2021年,她光榮加入中國散文學會。
多年來,杜韋慰始終以業余作家自居,在搞好本職工作之外堅持創作。小說、散文、詩歌、評論、紀實都有所涉獵,寫得多的還是散文和詩歌。她的作品文風高雅,視野開闊,尤其是對當地風土人情介紹,簡直是一幅美麗的風景畫卷,閱后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她不僅了解鎮坪,而且站位高境界大格局大。鎮坪的山山水水沒有她不知道的,她是鎮坪美麗山水的代言人,一位優秀的鎮坪導游,一位殫精竭慮的文學組織者和掌門人。她積極組織作協舉辦各項活動,報團取暖,為作協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使命與擔當!為全縣協會的發展壯大、為培養文學新人、為繁榮全縣的文學事業不辭辛勞,作出不懈的努力和奮斗。
杜韋慰主業是一名農業科技工作者,她的筆觸不光有家鄉的美山美水,也密切關注農業農村并積極書寫,大力弘揚時代主旋律,宣傳真善美,凝聚正能量,及時反映“三農”發展新思路、“三變”改革新舉措和行業新風尚,多角度多視野虔誠報道鎮坪在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等各方面涌現出的典型經驗和先進事跡。
杜韋慰的散文、報告文學《巴山鑄夢者》《鎮坪的五味子》《臘肉飄香鄉情濃》《到鄉下過年》《鎮坪古鹽道印象》《風情萬種天書峽》《鳥鳴里的世界》《茶樹在春天歌唱》等作品,相繼在《延河》《華僑報》《文化藝術報》《青年文學家》《新絲路》《陜西農村報》《三秦都市報》《安康日報》等報紙雜志發表,《巴山鑄夢者》6篇文章還入選了省作協《脫貧英雄》優秀作品集。2022年參加全市“強國興農有我”征文,她的文章《在廣袤大地書寫錦繡文章》榮獲二等獎。她的兩篇紀實文章和五幅圖片入選糧食安全安康筑牢壓艙石,守好米袋子紀實,“為了大地的豐收”圖文集。她的古詩詞《游飛渡峽》《溪邊行》《小石仙茗》獲得鎮坪縣創建中華詩詞之鄉征文評選優秀獎,入選《那山那水》詩詞成果集。凡此種種,在作品中也邂逅了那座山,那座橋,那一池南江河,看見了一枝枝月桂在蛙聲的鳴叫中蕩漾萬般風情,看見了如蓮花一樣的女子。摯愛著這方水土,用錦繡的筆墨在月色里輕盈曼舞,展現了女子的嫻靜和才情。
由于為人真誠,文風樸實,杜韋慰在安康文壇著良好知名度和美譽度。著名作家、省作協副主席、市作協主席張虹說她是鎮坪最貼心的女兒,她的目光溫和而仁慈,她的文筆輕盈而灑脫,筆力所到之處,一片燦爛陽光。心靈干凈,不染塵埃。她看山是美,看水是柔,看人是愛,看景是情,并在美與愛的浸潤下將自己鍛造成了一束光。這光是如此溫暖,如此強烈,既照亮了她自己和親人、朋友,也照亮了筆下的文字,從而使筆下文章充滿理想主義光輝,散發著精神的強光。
安康知名作家李煥龍評價杜韋慰:“這些年來,通過她散見于各地的美文佳作,讓我熟悉著鎮坪的歷史人文、山水風貌、風土民情和時代變遷。不僅對鎮坪的前世今生有了系統了解,而且走進了她的情感世界,探知了她心靈深處的鎮坪之美,發現鎮坪就是她的文學鄉土,自然、人文、美食就是她這豐富多彩文學世界的三大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