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胡智賢 通訊員 胡斌
干凈整潔的連戶路,整齊劃一的竹籬笆,窗明幾凈的庭院落,擺放整齊的環保垃圾桶,具有濃厚鄉村氣息的柴草垛、垃圾投放點,主題鮮明的彩色墻繪……初夏,一陣驟雨之后,走進漢濱區關家鎮烏埡村,漫步于剛剛被雨水沖刷的村道,微風拂面,清新愜意,一幅綠、凈、美的山水田園畫卷映入眼簾。
烏埡村脫胎換骨的變化得益于關家鎮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去年以來,關家鎮創新新思路、探索新方法,制定、落實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七項機制”,黨員干部靠前指揮,廣大群眾一齊動手,深入推進人居環境大整治、大提升,“抹去”了昔日的“臟亂差”,扮靚了如今的“整潔美”,促進山村“顏值”大變樣。
“以前村里多是泥巴路,沒有路燈,更沒有綠化,豬圈亂搭、污水垃圾亂倒。現在私搭亂建都拆除了,房前屋后的雜物和排水溝都清理干凈了,鵝卵石路直通家門口,房前小菜園,屋后綠化樹。變化太大了,出門利索,住著可真舒服!”關家鎮烏埡村劉榮山高興地說。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具體行動之一。烏埡村通過高起點抓規劃,聚焦重點抓整治,落實“集中清掃日”“五位一體”“主題黨日”集中大掃除等機制,以環境整治提升為抓手,以公共服務、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為保障,充分調動廣大干部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切實解決農村人居環境臟亂差的問題。
據統計,去年以來,該村共收集轉運農村生活垃圾72噸、村內淤泥及畜禽養殖糞污約40噸、農業生產廢棄物5.5噸,清理亂搭亂建22戶、無功能建筑約300平方米,新建鵝卵石連戶路6855平方米、竹籬笆9048米、文化墻264平方米,購買垃圾桶284個、草籽285公斤,整治豬圈廁所19處,開展進村入戶宣傳教育活動5次,發放宣傳資料250余張,張貼環境衛生宣傳標語6條。
要想從“一時美”到“持久美”,不僅要改善村子外在環境,更要提升村民內在素養,推動鄉村“顏值”與“氣質”全面提升。
“眼見著鎮村干部挽著褲腿清理河道,挽起袖子清理垃圾,這自家門口還得讓人幫著收拾,我們也看不過去,大家伙兒齊動手,都來幫忙。現在房前屋后漂亮了,我們也知道珍惜,知道保護了。”家住烏埡村11組的劉開群說出了心里話。
自烏埡村啟動漢濱區人居環境整治示范村工作以來,始終堅持黨建引領,積極引導村民參與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形成文明衛生和愛護家園的良好習慣,按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快進鍵”。
為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專項行動,烏埡村采取公益性崗位“三色”管理機制,充分發揮公益性崗位作用,成立管護服務隊,建立環境長效管護機制。同時,積極推廣美麗庭院建設,采取環境衛生評比“紅黃旗”“ 周督導、月檢查、季評比、年考核”機制,以點帶面,讓村民不僅養成居家保潔的好習慣,還增強自覺愛護、維護公共場所衛生的意識。
烏埡村10組村民陳開斌剛收拾完菜籽,便忙碌地將自己房前屋后的衛生搞得干干凈凈。“現在村民們不比別的,就比誰家干凈!”陳開斌說。
以“小家美”帶動“全村美”,從“一處美”變成“處處美”。關家鎮堅持“黨員主導”與“群眾主體”同向發力,通過各種宣傳形式,引導干部群眾自覺整治清理房前屋后雜物,形成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良好局面。圍繞群眾衛生習慣養成,加大宣傳引導力度,通過門前四包、村規民約等,讓廣大村民在潛移默化中養成文明衛生習慣,逐步實現“要村民改”向“村民要改”的轉變。積極開展“好婆媳”“最美庭院”“美麗庭院”等評選活動,對先進典型經驗進行宣傳,用積分量化村民的文明行為,鼓勵群眾積極參與,改掉生活陋習,養成衛生習慣,“積”發主人翁意識,形成“環境整治——積分評比——兌換實物——環境優化”的良性循環,激發村民內在動力,共同維護良好的村莊環境,實現村莊全域美麗、持久美麗。
在村委會的公告欄上,《烏埡村村民公約》被張貼村前廣場公告欄最顯眼的地方;“環境衛生流動紅旗”“環境衛生示范戶”“門前四包責任牌”……烏埡村的家家戶戶門前都掛上了一個個醒目的“責任牌”。從愛國、愛家,到新村建設,從民風民俗到熱心公益,烏埡村的文明新風尚正悄然形成。
“人居環境整治是一項常態化工作,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干群齊心協力,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關家鎮組織委員胡甲超說,讓鄉村增顏值的同時,提升基層治理水平,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提升鄉村文明程度,使文明和諧之風在鄉村不斷“扎根”,更有“內涵”,留住鄉村青山綠水之“魂魄”, 涵養幸福新村之“神韻”, 守住鄉村的傳統文化之“根基”, 以文明鄉風助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
走在鄉間,賞心悅目;回到家里,心情舒暢。如今,烏埡村的存量生產生活垃圾已清倉見底,私搭亂建現象消失,村莊干凈整潔度大大提高,河水清澈見底,水草一塵不染,河道寬闊綿延,美麗鄉村面貌已全面展現出來,常態化管護全面提升,美麗的鄉村畫卷徐徐展開。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為鄉村振興凝聚了民心、擦亮了底色,同時也讓農村環境更加整潔、農民生活更加舒心。“山村因提質而靚,生活因提質而美。烏埡村的煥然一新僅是我鎮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群眾幸福感的縮影。我們將以烏埡村為示范點,在‘點’上高標準建設美麗鄉村示范村,在‘面’上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體全域提升,扮靚山村,吸引更多的人返鄉創業,更多的人來關家投資興業,在‘線’上打造鄉村休閑旅游精品路線,走農旅融合、產業富民之路,讓村民在好風景里尋找好日子。”關家鎮黨委書記李麗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