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陽修腳師”“旬陽建工”“安康美廚”……這些響亮的名字如今成為安康勞務的“金名片”。近年來,為充分保障勞動者高質量就業,安康市以市場為導向加強人才培養,在勞動力技能提升培訓上下功夫、抓質量、創品牌,將人力資源優勢轉變為勞務品牌優勢,帶動農村勞動力實現穩定就業,增加收入。
“安康美廚”如今已成為勞務品牌。安康市人社局供圖
為幫助群眾穩定就業,安康市圍繞“樹立勞務品牌,提升勞務質量”目標,通過調查摸底、市場調研、實地考察等方式,充分考慮勞動力市場需求、勞動者務工習慣、經濟社會發展現狀等因素,聚焦地方特色產業,按照“一縣一品”的要求,科學定位“紫陽修腳師”“旬陽建工”“安康美廚”“漢陰小吃”“平利采茶工”“恒口縫紉工”等勞務品牌,出臺《安康市加強勞務品牌建設實施方案》《持續推動毛絨玩具文創(織襪)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關于進一步加強家政勞務品牌建設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支持產業發展,全面提高勞動者就業能力,加快建設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樹立一批高質量的特色勞務品牌。
勞務品牌發展的關鍵是人。安康市按照“品牌培訓提質增效”的總要求,把技能培訓與美食、毛絨玩具、修腳師、建工、家政等地方特色產業相結合,創新探索勞務產業培訓模式,鎮村(社區)排查掌握轄區內勞動者務工技能和培訓需求,組織有意愿從事修腳、建筑、家政、美食行業的務工人員參訓,依據市場、勞動者、勞務輸出、品牌培訓“四需求”,分項目、分階段、分對象開展訂單、定向式培訓,不斷提高培訓針對性、精準性、有效性,持續提升勞務品牌從業人員就業能力。該市還充分發揮行業、企業的作用,將技能標準融入實訓,加快培養領軍、緊缺型勞務產業技能人才,滿足區域經濟發展需要。
為加快勞務品牌發展提升,擴大勞務就業規模,2019年12月,安康市還發布了《足部修護技術規范》陜西省地方標準。該標準的發布實現了有“標”可依,進一步推動了“紫陽修腳師”勞務品牌持續、健康、穩步發展,提升了勞務品牌的技術含量和品牌價值。
此外,安康市還通過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主動對接勞務品牌企業,在人員招聘、崗位發布、人力資源管理咨詢等方面提供專業服務,為勞務品牌企業提供全程跟蹤服務,提升勞務品牌從業人員輸出的組織化程度和就業質量,使企業放心用人、員工安心工作。
目前,“紫陽修腳師”勞務品牌已經形成規模,在全國開設有規模的修腳企業130多家,擁有修腳店鋪1.5萬余家,帶動就業超過10萬余人,2022年修腳產業總營業收入達到200億元;“安康美廚”勞務品牌已培養出萬余名學生,有千余名學生成為省內外各大酒店行政主廚或廚師長,帶動勞動力轉移就業超過10萬人,經濟效益近60億元;“旬陽建工”勞務品牌在旬陽市已形成300多家建筑總承包公司、房地產公司和勞務公司,帶動就業6萬余人,年創勞務收入近40億元。(陜西日報記者 陳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