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王增萍 黎文平) 近日,安康市農業農村局制定出臺《關于大力推進糧桑復合種植的通知》和《安康市糧桑復合種植技術指導意見》,在全市推進糧桑復合種植3萬畝,實現桑葉不減產增收一季糧“效益雙提升”目標。
按照“因地制宜、因桑制宜、因時制宜,科學組配”的原則,大力推廣“9215”模式,即桑樹行間留行9尺種植糧食作物、桑樹栽植兩行占地2尺、桑樹株距1.5尺。在冬季或早春套種4行馬鈴薯,桑樹夏伐前后套種7行大豆或3行紅薯。重點抓“合理作物品種布局、科學選種、種子處理、適期播種、統籌施肥、綜合防治和適時收獲”等七個關鍵環節。充分考慮耕地資源利用、作物生長周期和耕種作業等因素,統籌利用耕地促進糧食生產和特色產業協同發展。
據悉,糧桑復合種植模式既是推進耕種制度革新和提高耕地復種指數的有效探索,也是全力保障糧食種植面積和有效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我市將根據不同作物組合類型開展試驗示范,在全市抓糧桑復合種植示范點30個,并將糧桑復合種植納入糧食安全重要考核內容和鞏固銜接產業發展、穩糧擴豆增油等項目政策支持范圍予以扶持;以“全市千名農技干部進千村入萬戶送科技促振興”活動為載體,加強技術培訓、現場指導和信息宣傳,確保糧桑復合種植實現“糧經雙增效”,既守住“米袋子”,又保住農民“錢袋子”。
據統計,目前冬春季桑園間作套種馬鈴薯0.8萬畝長勢良好,預計生產馬鈴薯4800噸、養蠶6000張;初步落實桑樹大豆復合種植面積1.23萬畝,桑樹紅薯復合種植1.15萬畝,備種備耕全部到位,播種工作陸續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