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田丕
一所鄉村小學,一個全國足球示范校。
足球作為全世界基礎程度最高的體育項目之一,在秦巴大山里也扎下根、發了芽、結了果。
相比較于城市里的中小學,鄉村兒童對于足球的熟悉程度非常低,但是接觸之后,他們的熱情并不低于城區的孩子。
2009年,嵐皋縣佐龍鎮佐龍小學開設了足球興趣課,這項運動也成為了該校主抓的素質教育。每到周五下午,100多名學生熱血澎湃的奔赴球場,看到這樣的場景總是讓人對中國足球還抱有希望。
目前全國有3萬多所校園足球特色學校、5500萬名學生參加足球運動,足球人口規模逐步在擴大。這其中也包含著廣大的鄉村學校和學生。
對于農村學生來說,足球運動是新鮮的,但想踢好卻不簡單。沒有專業老師,學校幾位老師自告奮勇;沒有場地,學校老師自己動手創造。近些年,佐龍小學還通過多種渠道邀請阿根廷、巴西等外籍足球教練到學校開展足球教學訓練。
學校還利用校園廣播、櫥窗、條幅、黑板報等形式廣泛宣傳足球運動,普及足球知識,通過玩足球、畫足球、講足球、賽足球、足球啦啦隊等營造熱愛足球的良好氛圍。
校園足球的目的,是在校園內依據青少年學生的身心特點,以足球為主要身體練習手段,通過多種以足球為形式所進行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活動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發現廣大學生對足球興趣。以足球課余鍛煉為手段培養學生的足球技戰術能力,培養學生對足球的興趣,再以競技足球比賽為紐帶,反饋足球技戰術能力水平塑造足球興趣,為中國足球人口提供后備人才儲備,達到終身足球的最高目標。
有數據證明:把從三年級開始就一直在踢球的67名學生挑選出來,單獨進行數據分析,發現他們的身高比同齡人高出了3厘米,肺活量、跳遠、耐力跑、身體協調能力等各項指標都明顯優于其他人。
其實,校園足球運動的有效開展可以為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提供更多的選擇,在農村開展校園足球也具有較高的實踐意義。
鄉村學校缺乏有效的器材,學生課余活動的選擇相對較少。而足球運動相較于其他運動對客觀條件的依賴性相對較弱,開展的方式也相對較多,將足球運動引入鄉村學校可以為學生的課余時間提供更多的選擇。
校園足球的增加會大大豐富校園運動,為學生提供各種各樣的選擇。同時,足球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參加積極性,提高足球教育的趣味性,讓更多的學生參加教育實踐,讓學生感受足球的樂趣,提高學生的團結能力。學生還可以在學習之余通過足球運動來豐富自己的課余時間,鍛煉身體,同時也可以通過足球運動來有效釋放壓力,進而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