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李祖明 劉麗)2月27日至28日,全國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現場會在湖南省懷化市、湘西州召開,傳達學習黨的二十大和中央有關會議、文件精神,總結工作情況,分析研判形勢,部署重點工作。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振興司司長童章舜出席會議并講話。陜西省安康市、湖南省湘西州、四川省廣元市、貴州省黔南州、云南省怒江州、甘肅省武威市、湖北省宣恩縣作交流發言。
會上,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高晶華以“持續系統實施六大工程、助推搬遷群眾樂業安居”為主題,圍繞“有收入、能發展、可致富、穩小康、強根基、可持續”目標,系統介紹了我市持續實施充分就業、技能就業、創業帶動、社區工廠扶持、農業園區提升、以工代賑等“六大工程”的成效和做法,用一幅幅圖片、一組組數據、一項項榮譽,生動闡釋安康在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上的守正與創新,讓秦巴明珠后扶風采在三湘大地綻放璀璨光芒。
近年來,我市扎實踐行習近平總書記來安考察作出的“樂業才能安居”科學論斷,深入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實現了群眾增收、產業興旺、社區繁榮、鄉村和美的“多贏”效果。據悉,“十三五”以來,全市易地扶貧搬遷10.54萬戶33.52萬人,搬遷社區配建農業產業園940個,建成新社區工廠1039家,7.9萬戶14.69萬名脫貧勞動力就近就地穩定就業。大力實施以工代賑助力工程,近兩年全市入庫調度項目1948個,總投資30.11億元,組織用工3.39萬余人,發放報酬3.4億元。尤其是采取以工代賑方式,在搬遷社區配套實施小超市、小庫房、小餐桌、小課堂、小廳堂、小菜園“六小”暖心工程,得到省政府主要領導批示肯定。我市發展新社區工廠的做法先后獲評全國精準扶貧十佳經驗、全國東西部協作典型案例和全球最佳減貧案例。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獲2022年國務院督查激勵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