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濱區已集結120名招商干部,組成15支小分隊,開展百名干部大招商。”
“石泉縣已集結90名招商干部,組成10支小分隊,將重點圍繞富硒食品(預制菜)、生態旅游、蠶桑產業、新興產業等6條重點產業鏈開展招商。”
“鎮坪縣已集結86名招商干部,組成15支小分隊,將分別奔赴深圳、上海、杭州、常州等城市招商。”
……
戰鼓催征急,奮楫正當時。1月29日,在安康市2023年招商引資大會上,隨著各縣(市、區)逐一報告招商工作準備情況,安康市“千名干部奔赴百座城市、對接萬家企業”大招商活動拉開帷幕。
新春伊始,由安康市5個駐地招商聯絡處、1597名招商干部組成的288支招商小分隊,正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即將奔赴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成渝等重點區域進行叩門招商、小分隊招商、精準招商,掀起新一輪開放興市、產業強市的熱潮。
對此,安康市政府駐長三角招商聯絡處負責人馬雄信心滿滿:“我們將圍繞富硒食品、文旅康養、新型材料等重點產業鏈項目,積極跟蹤對接世界500強、中國500強、行業100強等大企業和‘隱形冠軍’企業,奮力奪取2023年招商開門紅。”
新的一年,與馬雄一樣鼓足干勁的,還有小巨人產業園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郝世海。
2016年,正是受安康市招商引資活動吸引,郝世海從河北廊坊來到安康高新區,注冊成立了小巨人產業園開發有限公司。此后,他一邊著手工業園區的開發建設,一邊以商招商,積極引薦企業項目在安康落地投產。得益于安康市的招商政策和周到的跟蹤服務,7年多時間里,小巨人產業園開發有限公司順利建設了標準化廠房7萬余平方米、辦公配套用房1.8萬平方米,先后招商落地先進制造、電子信息類企業近20家,年產值迅速提升至3億余元。
“今年,產業園將在基建、服務等方面進一步升級,引進一批國家級、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力爭成為具有高附加值的科技園區。這將不僅助推我們公司成長為安康市本土工業地產的‘領頭羊’,還將鼓舞我們繼續當好安康招商的‘宣傳員’和‘服務員’,為安康市重點產業鏈增鏈、補鏈、強鏈作出更大貢獻。”郝世海說。
對于陜西禾瑞光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高亞明來說,2023年是準備大干一番的一年。
在東莞耕耘手機鏡頭產業10年后,2019年底,綜合對比企業融資、用工、經營成本,再加上安康市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高亞明選擇把工廠遷至安康高新區,并積極引薦上下游配套企業和合作伙伴,先后推動深圳維訊光電、東芯恒科等10余家光電企業在安康高新區落戶投產。
“我們企業發展要再上新臺階,最關鍵的是要有自我造血功能,要在安康市構建起生態產業鏈,吸引更多企業抱團發展。”高亞明說,依托產業集聚優勢,陜西禾瑞光科技有限公司有望在2022年實現產值2.5億元、帶動就業400人的基礎上,今年將產值提升至3.5億元,用工規模擴大至700人。
聚焦補鏈延鏈,突出招大引強,正是安康市提高招商引資質量、培育產業集群的重要舉措。2022年,安康市錨定全市“11+7”重點產業鏈招引落地一體推進,大、中、小項目一起抓實,簽訂招商引資合同項目803個,其中新引進億元以上項目331個、5億元以上項目41個、10億元以上項目19個;實際到位內資1400.35億元,同比增長43.82%,完成全年目標的128.41%;實際利用外資2億余美元,同比增長48.71%,完成全年目標的133.59%,有力帶動了全市產業發展及經濟增長。
當前,安康市招商引資已經步入資金總量不斷攀升、營商環境持續優化、項目質效同步提升、發展速度不斷加快的良性循環。在此背景下,安康市應當如何加快開放發展的步伐,揚起大抓項目、大抓投資的勢頭,為市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聚活力、添動能?
“我們將緊扣發展縣域經濟、園區經濟、總部經濟、數字經濟、品牌經濟和構建富硒產品、生態旅游、新型材料三大千億級產業集群開展鏈式招商,注重‘招大引強’與‘扶小育精’相協同、‘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相協同、‘錯位發展’與‘整體統籌’相協同,源源不斷引進含綠量多、含新量足、含金量高的優質項目,持續鞏固現有產業基礎、增強高質量發展后勁。”安康市委書記武文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