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王克璽)日前,全面推行河湖長制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河長制湖長制工作簡報(2022年第54期,總第537期)以《陜西省安康市構建志愿護河體系合力守護一江清水》為題,向全國推廣我市開展志愿護河的創新經驗做法。
我市是南水北調工程重要水源涵養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河湖長制工作,將其作為保穩定、促發展、惠民生的大事要事實事來抓,緊扣“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目標,堅持高位推進、典型示范、攻堅克難、系統治理、創新實踐,切實扛牢“一泓清水永續北上”政治責任,堅決守護好秦嶺漢江生態屏障。市委、市政府多次會商研究,定期調度督導,推進問題整改,促進河湖生態改善。在志愿護河、全民參與方面,市委辦、市政府辦印發《全面建立護河員制度的通知》,每年投入1600萬元建立近3000名公益崗位護河員隊伍。各級黨委、政府充分發揮好護河員、義務監督員、志愿者“三支隊伍”作用,組織開展“保護漢江志愿行”“共享一片藍天,共飲一江清水”“爭當河小青 保護母親河”“巾幗美河靚家園”等專題實踐活動,全市1萬余名民間河長、護河志愿者參與河湖監管,在河流生態保護、新民風建設等方面發揮了示范帶動作用,涌現出了一大批志愿護河先進典型。民間志愿者朱先萍、張元江分獲全國“巾幗河湖衛士”“民間河湖衛士”榮譽稱號,陜西省僅安康獲獎;志愿者王孝文獲全國“十大最美河湖衛士”榮譽稱號;2021年安康市河長制工作考核獲評全省優秀等次;旬陽市民間治河護河經驗入選全國推行河湖長制典型案例。河湖保護志愿者常態化開展守水護河,已成為全市全面深化河湖長制、治水管水顯成效的重要社會力量。在河湖治理能力機制創新方面,我市還在全省率先探索推進“河湖長+警長+檢察長+法院院長”的行政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創新開展示范河湖創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