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實習記者 劉淵)11月25日晚8時,我市舉行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邀請漢濱區、安康高新區和恒口示范區相關負責同志介紹近期疫情防控工作情況。
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11月5日以來,漢濱區累計篩查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77例,已治愈出院病例9例,無重癥和死亡病例。11月22日以來,全區先后劃定高風險區14個、臨時管控區9個。現市、區部門干部已下沉社區,為高風險區、臨時管控區群眾做好服務保障。
“漢濱區特別是中心城區,常住人口多,人員流動大,疫情防控壓力大。當前,漢濱區疫情發展呈多鏈多點散發,部分病例源頭不明、鏈條不清,形勢嚴峻復雜,加之奧密克戎毒株傳播更隱匿,傳播速度更快,早發現難度更大,疫情防控的緊迫性、復雜性、嚴峻性進一步加劇。我們將嚴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要求,不折不扣、科學精準落實二十條優化措施,持續在卡口外防、社區排查、流調溯源、核酸檢測、服務保障、能力建設上精準發力,確保各項措施落實落細落到位,爭取盡早撲滅疫情。”漢濱區政府副區長王義清表示。
據王義清介紹,漢濱區將在以下方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一是守牢輸入關口。轄區“兩站一場”、高速路口等12個交通卡口落實1名科級領導帶班,工作人員24小時值班值守,對重點區域返回人員“落地查、落地檢、落地管”,不漏一車一人,切實守牢輸入防線。二是夯實四方責任。完善區、鎮、村(社區)疫情防控組織架構,夯實屬地、部門、行業、個人四方責任,中心城區54個社區建立疫情防控網格包抓責任,發動市、區干部配合社區加強外來人員排查,動態掌握來安返安人員信息,建立臺賬,通過微信群、電話等方式告知返鄉管控政策,督促提前報備。及時處理大數據推送信息,即來即辦、日清日結、清倉見底。三是突出管控重點。持續加強學校、醫院、監所、企業、建筑工地、娛樂場所、商場超市、景區景點、農(集)貿市場等重點場所防控措施,落實查行程卡、核酸陰性證明、健康碼和加強消毒通風、監督戴口罩等防控措施。分類規范做好集中隔離、居家隔離、健康監測、3天2檢人員管理服務工作。四是提高流調速度。合理設置核酸檢測采樣點,充實采樣人員,落實敲門行動,做到應檢盡檢,流調專班24小時待命,對混管陽性人員快采、快送、快檢、快報,最短時間把風險篩出來、管到位。五是強化物資保供。做好糧油、蔬菜、肉類等生活物資儲備調運,現中心城區市場價格穩定,供應充足,能夠滿足市民群眾基本生活需求。六是做好救治服務。組建診療專班,精心開展救治。七是加強重點人群就醫服務保障。每天分析研判臨時管控區、高風險區等重點區域服務保障短板,在值守人員布局、管控措施落實、特殊人員需求等方面查漏補缺,轄區公立醫院開通就診綠色通道,為封控區、臨時管控區內的老年人、孕婦、危重病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提供就醫服務保障。
11月25日14時起,安康市高新區已經把觀瀾小區11號樓、現代城小區13號樓,劃為高風險區,將現代城片區劃定為臨時管控區。25日18時,該區已經完成流調工作,共排查3名陽性病例的密接人員118人,現已集中隔離46人、居家隔離50人、轉屬地管控22人,并及時將情況通報漢濱區和恒口示范區。
安康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杜少軍說:“混管陽性出現后,我區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按照‘以快制快、先控后篩、邊控邊篩’的原則,爭分奪秒、快速行動,全面開展復檢追陽、排查管控、流調溯源、物資保障等工作。目前,各項工作正在有序開展。我區現已抽調200名干部下沉社區,并組建了志愿者服務隊,與7家商場超市建立物資供應渠道,全力為臨時管控區居民提供充足的生活物資保障,并建立綠色通道,全力保障老人、孕婦等特殊群體看病、就醫等個性需求。”
11月22日,恒口示范區發現1例單管陽性病例,防疫部門立即對患者采取了隔離救治措施,同時快速、全面、精準地摸排了其活動軌跡,及時對其密切接觸者采取管控措施,并在全區連續三天開展全員核酸篩查工作。截至11月25日8時,恒口示范區累計檢出11例陽性病例,對月河川道沿線各村(社區)進行了臨時管控,劃定了2個高風險區。
恒口示范區管委會副主任王安表示:“示范區廣大干部群眾正全力以赴抗擊疫情,在增強核酸檢測、流調、轉運等工作力量的同時,我們迅速制定了物資保供方案,加強了應急儲備,目前我區庫存大米、食用油、豬肉、蔬菜等民生和醫療保障物資已儲備到位,市場供應充足、物價平穩。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撲滅本輪疫情,請廣大群眾安心、放心。”
請廣大市民朋友積極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加強防范意識,做好個人防護,非必要不外出,返鄉提前報備,錯峰參加核酸檢測,落實一米距、戴口罩、不聚集等常態化防控舉措,不信謠、不傳謠。讓我們攜手克難、眾志成城,共同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殲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