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栗豐瓊)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發展環境,全市各縣(市)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入貫徹“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總要求,有效實施穩經濟一攬子措施,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全力確保縣域經濟運行穩中向好、質效提升、活力增強的態勢。
縣域經濟穩步擴張。上半年,全市縣域生產總值428.63億元,增長5.7%,高于全市生產總值增速1.1個百分點,9縣(市)中,有8個縣(市)GDP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增速排名靠前的漢陰縣和石泉縣,分別增長8.3%和6.4%,自疫情以來,縣域增速一直低于全市經濟增速,但從今年一季度起,縣域生產總值增速超過全市生產總值增速。9縣(市)縣均生產總值47.6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5.15億元,其中旬陽市生產總值104.2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3.46億元。縣域經濟總量穩步擴張,增速高于全市,經濟活力逐步增強。
縣域占比穩步提升。上半年,9縣(市)生產總值(GDP)占全市經濟總量67.7%,較一季度提高0.7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期提高1.5個百分點,縣域經濟發展對全市經濟發展貢獻逐步提升。
非公經濟持續活躍。上半年,全市9縣(市)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264.13億元,占9縣(市)GDP比重61.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4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期提高1.2個百分點。9縣(市)中占比最高的石泉縣達65.5%,較上年同期提升0.3個百分點。
工業生產平穩推進。上半年,全市9縣(市)工業增加值190.75億元,增長7.2%,低于全市0.1個百分點,工業增加值占9縣(市)GDP的44.5%,高于全市5.9個百分點,其中占比達到50%的有2個縣(市),分別是平利縣(57.3%)和旬陽市(50.0%)。
固定資產投資恢復態勢良好。上半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8.9%,9縣(市)增速均超過20%,全部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增速最快的旬陽市,增長21.7%。
縣域消費市場潛力有待釋放。上半年,全市9縣(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4.33億元,增長13.8%,低于全市0.5個百分點,5縣增速未達到全市平均水平(旬陽市與全市持平),8縣(市)較一季度均有回落,其中鎮坪回落6.2個百分點,增長10.0%。
服務業平穩增長。上半年,全市9縣(市)實現服務業增加值154.81億元,增長3.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4個百分點,其中石泉縣增長5.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5個百分點。
民間投資占比提升。上半年,全市民間投資占全市投比重為56.8%,從9縣(市)看3縣(市)高于全市,與上年同期相比,旬陽市和白河縣分別較上年同期提升13.5和8.9個百分點,其中白河縣民間投資占比達71.2%。
城鄉收入比持續縮小。上半年,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37元,增長5.9%,9縣(市)中有5縣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平利縣、鎮坪縣和白河縣分別增長6.4%、6.3%和6.2%;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50元,增長4.0%,有5個縣增速快于全市平均水平,較上年同期增加1個,其中,寧陜縣、石泉縣分別增長4.6%和4.5%。9縣(市)城鄉收入之比,較上年同期均有縮小。
總體來看,上半年全市縣域經濟延續了一季度穩定增長態勢,GDP增速、縣域非公占比等多個指標好于全市,對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逐步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