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胡智賢 通訊員 梁國旗
今年以來,漢濱區縣河鎮黨委政府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放在首要位置,發展壯大鄉村產業,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加快實現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近日,本刊就該鎮當前階段的產業發展、生態環境治理、農旅融合、民生建設等重點工作對縣河鎮黨委書記郭磊進行了專訪。
郭磊說,縣河鎮地處漢濱區東南部,距安康城區10公里,素有漢濱區“東大門”之稱。2022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也是縣河鎮按照“1234”發展思路,圍繞全域旅游,打造特色生態旅游名鎮、紅色教育基地重鎮的關鍵之年。
郭磊說,在加快發展鄉村產業方面,縣河鎮黨委政府用活用足產業獎補政策,激發產業發展動能,加快主導產業提升行動,鞏固提升大型生豬養殖場8個、能繁母豬場6個,確保生豬飼養量達3.5萬頭。鞏固提升蘇壩蔬菜保供基地,發展設施蔬菜400畝。因地制宜發展稻漁、油茶、絞股藍等特色產業,加大現有拐棗、茶葉等管護改造,提升產業效益。壓實4個鎮級糧食生產示范點,抓實17個村級糧食示范點,堅決完成年度糧豆油任務。支持產業龍頭發展,培育有愛心、有熱心、有誠心、有良心、有恒心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5家。實施質量強農行動,創建區級現代農業園區3個、家庭農場2個、高素質農民5人。
郭磊說,圍繞鄉村面貌的持續改善,全鎮上下主動作為、加密銜接,奮力推進牛嶺社區紅色美麗村莊試點項目建設。實施縣河鎮縣河口橋梁項目建設,配合保障黃洋河縣河段堤防二期工程建設,加快縣河鎮燃氣工程項目建設,力爭一期燃氣入戶500戶。著力培育鄉村振興示范,精心實施紅升社區、牛嶺社區、財梁社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示范村建設,努力建設一批生態美、村容美、庭院美、鄉風美的融合發展示范樣板,引領全鎮鄉村振興新路徑。
郭磊說,圍繞全域旅游,縣河鎮傾力打造特色生態旅游名鎮、紅色教育基地重鎮,聚力建設紅升社區國家美麗搬遷安置區、牛嶺社區全國紅色美麗村莊、財梁社區鄉村振興樣板間,實施財梁片區農旅融合示范帶、迎風片區山林經濟示范帶、黃洋河畔田園綜合體示范帶、紅色美麗鄉村示范帶建設,形成經濟社會發展集群化、體系化、規模化,拓展產業鏈、拓寬就業鏈,加速產業提檔升級,推動縣河高質量發展。
郭磊說,同時積極推動“縣河辣子雞”文化創意、品牌包裝、形象提升,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讓“縣河辣子雞”品牌更響亮。加快推進農家樂、休閑民宿建設,提升改造農家樂5家、新建民宿12家,把休閑旅游產業做大做強。積極推動牛嶺社區紅色旅游、財梁社區農旅融合、黃洋河畔田園風光及縣河社區旅游示范村、毛壩田園A級景區建設,培育“臻享悠然·魅力縣河”旅游新品牌。
郭磊說,在持續改善生態環境方面,縣河鎮深化“五長+一員”河湖長制,持續用力開展“清四亂”,規范集鎮、搬遷安置社區和農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運行監管。深入推進“林長制”,自覺扛牢保護森林資源安全責任,構建起山有人管、林有人護、火有人防、責有人擔的管理責任體系。積極推進美麗宜居村莊和“五美庭院”建設,引導群眾積極參與人居環境整治,持續開展公益崗位集中上崗、文明實踐志愿服務、主題黨日等方式,營造人居環境整治氛圍。用力推進重點鎮“五鎮十村”建設,加快楓樹村、鞏固村等2個人居環境整治示范村建設,實施農村旱廁改造150處,把“小廁所、大民生”好事辦實,不斷提升村容村貌,著力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縣河。
郭磊表示,鎮黨委、政府秉承以人為本,持續改善群眾新生活為根本。精心實施民生工程,落實就業為本,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 扎實做好就業幫扶、創業服務、技能培訓工作,持續打好勞務輸出、公益崗位開發、社區工廠和產業園區用工“組合拳”,保障好農村轉移勞動力、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創業。落實減稅降費、穩崗擴崗、金融支持等政策措施,幫助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穩步發展。堅持人民至上,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愿景,精心實施民生工程,用干部辛苦指數換取群眾幸福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