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楊京保 通訊員 李岳)為有效緩解我市茶葉產業企業因季節性收儲、生產、加工等面臨的貸款困難,近期,經市政府批準,我市設立“茶葉貸”政府風險補償資金池,市財政局配套出臺《“安康富硒貸——茶葉貸”政府風險補償資金池管理暫行辦法》。通過創新實施政府風險補償貸款模式,支持全市精制茶加工企業健康發展。
作為全市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首位農業產業,茶產業年綜合產值達280億元,20萬群眾因茶致富奔小康,但融資問題過去一直是制約茶產業快速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為此,我市設立“茶葉貸”政府風險補償資金池,在為企業增信的同時,讓金融機構吃下“定心丸”。
該資金池首期規模800萬元,由市財政局牽頭組織縣區籌措,合作銀行機構按照不低于風險補償資金池規模的8倍放大貸款總額,預計撬動茶葉貸款超6400萬元,且縣區貸款規模和總量依據各自籌措的風險補償資金確定。市農業農村局與合作銀行機構采取“雙向推薦”的方式確定放貸企業后,一并納入政府風險補償資格。對于發生逾期的業務,由縣區和合作銀行機構按照2:8的比例進行代償或補償。
通過建立風險補償資金池,財政資金撬動更多“金融活水”流向優質精制茶加工企業,在有效降低銀行風險、激發銀行機構放貸積極性的同時,緩解了企業融資困難,形成了政銀優勢互補、風險共擔、互利共贏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