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郭颯 通訊員 陳力
近日,烈烈驕陽炙烤著大地,讓人喘不過氣來。但在平利縣老縣鎮的蔣家坪茶山上,年過六旬的平利縣茶葉和絞股藍發展中心研究員劉濤仍在指導進行茶園管護和病蟲害防治,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離開蔣家坪茶山,劉濤顧不上休息,又馬不停蹄地趕到大貴鎮的儒林堡茶葉園區進行技術指導。
“干農業比較苦,能堅持下來一是因為大家都信任我,二是我喜歡跟茶葉打交道。能夠成為茶農的‘靠山’,是我最大的榮譽。”劉濤是安康農校茶葉專業1984屆畢業生,當年便到平利工作。工作后,劉濤又先后到浙江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學習深造。從八仙區林特站,到平利縣茶葉工作指導站、平利縣茶業局,再到平利縣農業農村局茶業和絞股藍發展中心,一干就是38年。多年來,劉濤穿梭在大大小小的茶園中,開展先進實用技術示范推廣,規劃指導建成省級現代茶葉園區4個、市級園區21個,指導培育國家、省、市級重點龍頭企業20余家。
20世紀90年代,劉濤率先進行茶樹無性系繁育試驗。烈日炎炎,他也總是“泡”在田間進行繁育扦插,身上曬脫皮,晚上沖洗疼得直咬牙。2011年,國家茶葉體系建設把“中茶108”等國家級新品種試驗及中國茶葉研究所基地建設延伸到平利縣,他主動承擔了試驗研究任務,犧牲休息時間,自費做起了試驗研究,使引進的新品種實現了“一年種、二年管、三年產、四年能豐產”的目標。他主持的“優良茶樹品種龍井43引進示范推廣”課題研究,2015年被省政府評為農機技術推廣成果三等獎;“陜西省茶葉全程機械化”研究項目,2016年被省農業廳在全省范圍內進行推廣;“平利名優茶生產關鍵技術集成與推廣”課題研究,2016年獲市政府科學技術成果一等獎,2017年獲省政府科學技術成果三等獎。
2022年5月,經人社部遴選后確定的第八批國家級專家服務基地中,“平利茶葉產業提升國家級專家服務基地”成功獲批,是全省入選第八批國家級專家服務基地的唯一一家。“平利茶葉產業提升國家級專家服務基地”依托平利縣善斌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以茶產業為主導產業,以茶樹種植、茶葉初加工、富硒茶新產品研發和茶葉銷售為主要產業方向,組建專家服務團隊,長期開展技術指導和服務,實施了省級科技成果“平利名優茶生產關鍵技術集成與推廣”等項目成果轉化。自己的公司能夠成為全國有名的基地,公司業主劉善斌做夢都沒想到。“得虧有了劉專家!劉專家真是我們的貼心人,技術過硬,人又熱心腸,為我們的產業真是下了不少功夫!”說起劉濤,劉善斌有說不完的感激話語。33公頃高效精品茶園、千余平方米加工廠,從選址規劃,到技術培訓,再到現場指導,事無巨細,劉濤都全程參與其中。到了茶葉豐產季,他又深入車間進行加工技術指導,熬到凌晨兩三點甚至通宵是常有的事兒。2017年平利縣長安鎮王友平的20公頃茶園遭受茶尺蠖病蟲害,茶樹的嫩芽嫩莖全被啃食,茶園瀕臨絕產。劉濤知道情況后,不分日夜蹲在田頭,手把手悉心指導生物防治,2018年,茶園“起死回生”,恢復正常生產。
對茶企大戶如此,出身農家的劉濤,遇到農戶有了難事,更是千方百計想辦法解決。前些年,劉濤在洛河鎮雙埡村七組進行技術普查,來到張明學、韓澤玉兩口家中,夫妻倆正在爭吵,“火藥味兒”十足。劉濤細細一問,原來張明學把家里的兩畝好水田種了茶,但妻子韓澤玉見茶園遲遲不能投產達效,經常責罵張明學是“敗家子”,揚言要把茶樹挖了,張明學只有干著急。劉濤聽了后,耐心給韓澤玉做工作,算收入賬。韓澤玉的情緒緩和下來后,劉濤又到茶園里對張明學進行技術指導,讓他改變粗放管護,定期合理用肥,標準化修剪,培養豐產樹型。茶園第二年便投產了,劉濤又到張明學家指導加工制作,并幫忙聯系銷路。如今,張明學建起了中型茶葉加工廠,帶動周圍三個組的農戶發展茶葉。廣佛鎮松河村九組柏中心,是劉濤的包幫戶,劉濤購買50公斤茶種讓他種下,指導建園1000平方米,每次走訪時,劉濤都要現場看看茶苗長勢,指導科學管護,柏中心看著長勢喜人的茶苗,心里漾開了花,逢人便說劉專家幫他種了“發財樹”。
對茶葉傳統工藝的研究和挖掘,劉濤也十分感興趣。在平利縣連續四年舉辦的“手工制茶”技能大賽和省總工會舉辦的首屆茶葉技能大賽中,他創新制定圓直狀、扁條狀、卷曲狀手工制茶工藝,并大膽弘揚和挖掘平利女媧茶傳承,研究確定了女媧銀峰茶、女媧毛尖茶、女媧云霧茶手工制作工藝。連續4年來,他制訂“手工制茶技能大賽實施方案、競技規則、評審辦法”,親手幫教的多名選手參加省、市、縣手工制茶技能大賽獲得了技能大獎。
“搞農業技術,自己是花了時間、費了氣力,但沒有必要把成果藏著掖著。”劉濤把自己所掌握的理論和實踐知識,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技術人員、茶企經營者和農戶,他編寫了《茶葉實用技術》《平利縣茶飲產業實用技術讀本》等培訓資料,每年由他舉辦的茶葉技術培訓會就有30場以上,培訓群眾1000人次以上。商南、鎮巴、西鄉、鎮安和市內兄弟縣區技術人員經常向他學習請教,他還被多所職業技術學校和培訓機構聘為兼職教師,2015年被中國茶葉學會聘為“全國茶葉科普專家”,2017年被省發改委聘為“陜西省綜合評標評審專家庫專家”,被陜西、江西、安徽、湖南等省科技廳錄入“科技評審專家庫”。2018年,他匯集多年研究成果,撰寫出版24萬字的《安康富硒茶葉生產配套技術》一書,系統闡述了茶樹生長規律及適應環境、安康富硒茶開發與展望、規范化栽培與管理技術、鮮葉質量管理技術、加工技術、茶葉質量安全管理等內容,成為茶葉技術人員的“字典”和職業農民培訓的好教材。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全國最美科技工作者、省級優秀科技特派員、安康市有突出貢獻專家,以及剛剛獲得的2022年“陜西最美科技工作者”稱號……面對接連獲得的諸多殊榮,劉濤只是淺淺一笑。“一片葉子富裕一方百姓。我將繼續做好技術攻關與推廣,加大茶葉技術人員和茶農培訓力度,助力平利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帶動百姓增收致富。”劉濤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