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黃慧慧
最美人間4月天。4月中旬,走進平利縣老縣鎮錦屏社區,一個因移民搬遷而產生的規范化新農村社區映入眼簾,整齊的房屋、熱鬧的工廠、葳蕤的草木、潺潺的流水共同描繪出一幅安居樂業的生動畫卷。
在錦屏社區源添服飾有限公司廠房里,百余套世界先進全電腦數控襪機的“吱吱”聲不絕于耳,工人們正熟練地操控設備、包裝襪子,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
“以前每天送完孫子上學后我就沒有事做了,現在在這里上班既能賺錢還能接送孩子,每個月有了穩定的收入,我感覺很安心。”今年48歲的胡字云在這里找到了她的人生價值。
“這些員工都是附近的社區居民,以當地留守婦女為主,員工年齡集中在30至50歲之間,采取集中上班或計件加工的方式,實現了顧家賺錢兩不誤。”源添服飾有限公司負責人顧芝紅說。
在老縣鎮,像胡字云這樣通過新社區工廠實現就地就近穩定就業的務工人員數不勝數。而老縣鎮讓搬遷群眾實現“樓上居住、樓下就業”正是安康新社區工廠蓬勃發展的有力實踐。
2020年4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錦屏社區考察時,對安康“山上興產業,山下建社區,社區辦工廠”的發展思路給予肯定,作出“樂業才能安居。解決好就業問題,才能確保搬遷群眾穩得住、逐步能致富,防止返貧”的科學論斷。
兩年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先后多次主持專題會議,研究解決具體問題,始終把解決好群眾就業的責任牢牢扛在肩上。全市相關部門主要領導始終堅持親自部署、親自協調、親自督辦,把最好的資源、最優的干部拿出來攻最難的堡壘、啃最硬的骨頭。
兩年來,安康人社系統堅持把新社區工廠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最佳結合點,持續優化政策,強化工作舉措,堅定不移推動新社區工廠高質量發展。
截至今年3月,以毛絨玩具、電子線束、服飾襪業為主的新社區工廠實現擴量提質,新增488家、累計達到1029家、吸納就業3.1萬人、實現產值超過50億元目標。
這是安康對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的熱切回應,是安康新社區工廠發展史上的里程碑,是全市上下勠力同心繪就的美麗畫卷、譜寫的絢麗篇章。
發展之路沒有坦途,向上登攀尤為艱辛。在發展新社區工廠的進程中,安康始終保持“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干事創業勁頭。為規范發展,制定發布了全國首個《新社區工廠地方標準》,提請省市場監管局頒發了陜西省地方標準——《社區工廠建設與管理規范》。通過綜合施策,重點突破物流貴、貸款難、穩崗難、提升難等多個“攔路虎”,安康新社區工廠正在向“建設新社區、培育新產業、推廣新模式、鍛造新工人、完善新功能、創造新生活”的“六新”目標邁進。
“在鞏固好全市新社區工廠超過1000家發展成果的同時,大力推廣‘總部園區+新社區工廠+家庭工坊’發展模式,統籌解決好用工、用房、物流、人才等問題,推動新社區工廠擴能增效,更好滿足群眾就地就近就業需求,力爭到‘十四五’末,能吸納就業達到10萬人,產值實現100億元。為鞏固脫貧成果、推動鄉村振興打牢產業基礎,為安康高質量發展、實現追趕超越目標貢獻力量。”市人社局局長汪小衛就如何實現群眾更高質量就業向記者介紹。
新征程的號角已經吹響,下一步,我市將以提質增效、破難補短為重點,抓住毛絨玩具(織襪)、電子線束產業鏈鏈長制機遇,實施精準招商,強化延鏈補鏈,完善產業配套,成功建成“中國毛絨玩具文創產業新都”、基本建成“中國電子線束產業新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