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鄭曉虎
“請大家自覺戴好口罩,在采茶期間保持1米以上距離。”“采茶不聚集、賣茶不扎堆。”紫陽縣蒿坪鎮蒿坪村的茶園里,40多名采茶工分散在不同區域來回穿梭,在茶園管理人員的指導下,戴著口罩,挎著竹籃,手指翻飛采摘春茶。
一芽一葉,動作嫻熟,茶農楊麗在茶園里忙活了小半晌,茶簍里就裝滿了鮮葉。拿著剛剛采摘下來的茶葉,驗茶、稱重、交付、簽字、領錢……從楊麗的眼神里看得出來,她期盼的熟悉場景又回來了。“家里十幾畝茶園是最主要的收入來源,能把茶葉采摘回來,損失就不大。今天采摘的鮮葉每斤能賣60元,賺了300多元。”
3月28日,紫陽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辦公室發出通知要求,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多舉措做好疫情防范區春茶生產管理,確保不誤采摘時節。“好消息,紫陽可以有序地開展春茶生產了!”一時間,楊麗的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被同樣一條信息覆蓋。“這幾天在家里,特別擔心這一季的春茶沒法采摘了,看到這個消息,我心里的石頭就落地了。”
蒿坪鎮茶旅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邱壽高一邊收茶一邊向筆者介紹:“春茶剛剛上市3天,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我們這邊全部停工了,今天下發通知后,我們也及時跟茶農取得聯系。”考慮到疫情防控的需要,在采摘前合作社已經對采茶人員進行了摸底調查,近14天內有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3月24日以來曾到過封控區和管控區的人員不得參與春茶生產;同時,還規范建立春茶采摘人員臺賬,對采茶人員提前進行核酸檢測,嚴格落實每日早晚體溫測量、消毒等防范措施。“雖然今天開園了,但是疫情期間我們也不敢松懈,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茶生產,按照盡采盡收的原則盡量降低茶農茶企損失。”
晚上9點,蒿坪鎮茶旅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生產車間燈火通明,停滯了數天的茶葉加工流水線再一次發出“悅耳”的響聲,殺青、揉捻、烘干,鮮葉通過傳送帶輸送到下一個環節。“算了一下,今天收的963斤鮮葉,大概能做200斤干茶。”邱壽高難掩喜悅,“今年我們茶企和茶農,多少會有損失,當前為特殊時期,首先要保障茶農銷路,政府也出臺了好政策,我們要加緊生產、擴展渠道,把茶農茶企的損失降到最低,也有信心把茶葉采摘好、銷售好。”
蒿坪鎮現有茶園1.2萬畝,茶葉是當地群眾增收的主要來源。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該鎮有序組織轄區的茶農茶企,開展春茶采摘生產和加工。“目前,全鎮13個村5000余戶茶農、51家茶葉加工廠全部有序地投入春茶生產中。”蒿坪鎮鎮長胡淵說。
紫陽縣現有茶園25.6萬畝,12萬人從事茶葉產業,茶產業是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該縣通過劃分不同管控區域,科學精準施策,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的前提下,正穩妥有序開展春茶生產,目前,處于防范區的鎮、村已有序組織茶葉加工企業投入春茶生產,確保防疫不誤采茶。“我們要抓好宣傳和落實,另一個方面是牽頭指導,督促茶葉加工企業嚴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降低疫情期間春茶采摘帶來的傳播風險,幫助茶企茶農解決實際困難,保障全縣春茶生產有序開展。”紫陽縣茶業發展中心聶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