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日報記者 秦驥 本報記者 于延琴
“安康市智慧停車場建設,城區江北健身步道建設,高新區第七小學建設……”2021年12月13日,一份關于報送2022年市政府民生實事初選項目的報告送交安康市人大常委會。至此,安康市在市級層面實施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正式拉開帷幕。這標志著這項工作在安康實現市縣鎮三級全覆蓋。
“這些從群眾建議項目中初選出來的項目,涵蓋出行難、上學難、停車難、就醫難等各個方面,不僅契合政府關注,更貼近民意所求。”安康市人大常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將政府辦的和群眾盼的緊密結合,推動民生實事從“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既解決了人民群眾最關心的身邊事,又激發了代表履職積極性。
從“政府定”到“代表決”
2021年10月,安康市出臺《安康市推行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工作的實施意見》。同年11月,安康市下發《關于公開征集2022年市政府民生實事建議項目的公告》,通過各種方式向全社會公開征集民生實事項目。
經過梳理和相關部門會商后,安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初選了20個市政府民生實事項目。這些項目將經安康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和市政府常務會議討論,報請研究和審議后,提交市人民代表大會投票決定,由安康市政府組織實施,并接受人大代表和人民群眾監督和評價。
“自己干,向先進學,是我們新時期推進工作促進發展的基本方式。”安康市人大常委會一位干部表示,在借鑒先進經驗的同時,安康市各級人大也一直在探索符合各自發展實際的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
2018年8月7日,旬陽城關鎮第十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主席團第四次會議上,表決通過了《城關鎮人大代表票薦民生項目實施辦法》。
提起創新推出的這項制度,該鎮人大原主席、現金寨鎮鎮長胡秀斌記憶猶新:“當年旬陽三分之一的民生項目都在城關鎮,各級干部工作壓力都很大,大家就思考著如何凝聚全社會力量來加快推動項目建設。我們堅持把‘以人民為中心’貫穿到工作全過程,讓代表和群眾廣泛參與民生實事,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經過深入調研,結合各方意見,《辦法》正式出臺。”
“制度推行后成效明顯。當年24個項目全部按期完成,代表對實施項目進行測評,滿意率達90%以上。”城關鎮人大主席李姜說。
2019年,這一制度在旬陽21個鎮全面推開。與此同時,漢陰、石泉、鎮坪縣人大也就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探索出一系列好做法,有效推動了民生實事“不走樣”“不變形”。
從“群眾盼”到“群眾贊”
在漢陰縣鳳凰國際小區地下停車場,記者看到,塑膠道路、標識標線和監控探頭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車輛停放有序。
“以前在附近辦事,到處都找不到停車位,路邊車輛也是亂停。”市民張明說,“現在很多小區的停車位都對外開放了。平常在附近辦事停車很方便,小區停車位收費也比較實惠,這個民生實事真是辦到了老百姓心坎里。”
2020年10月10日,漢陰縣下發《關于公開征集2021年民生實事候選項目的公告》,并借助網絡平臺,用2個月的時間公開征集。
“很多群眾反映,漢陰縣是旅游縣,停車難、停車亂不僅影響市容,還影響大家的日常生活,政府應盡快解決。”漢陰縣人大代表譚雪芹說,廣泛了解群眾意見后,她提交了“停車難停車亂管理提升”項目。
“縣住建局用2個月時間,規范停車位787個,鳳凰國際小區等9個小區對外開放2516個停車位,極大地改善了縣城停車難問題。”漢陰縣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吳大印說,“票決制,說到底就是通過引導群眾積極參與,贏得最廣泛支持。這也是僅用2個月時間就解決了多年難題的根本所在。”
2021年8月3日,漢陰縣人大常委會組織40余名人大代表,采取集中視察和小型視察相結合的方式,用3天時間,對該縣票決產生的10件民生實事項目建設推進落實情況進行全覆蓋視察,當場提出12條意見建議,指出10個問題。
“選出來的項目一定會一跟到底,并且通過滿意度測評對民生實事項目辦理結果進行評價,促使相關部門統籌安排項目實施工作,確保工作如期完成,兌現向人民的承諾。”漢陰縣城關鎮人大主席溫汝康說。
從“旁觀者”到“受益者”
“現在我們到鬼谷嶺、燕翔洞等景區都可以享受門票半價優惠政策,一有時間我都會帶家人在縣里的景區逛逛。”石泉縣池河鎮合心村村民王傳東笑著說。
石泉縣政府辦公室主任徐興平介紹,“石泉人優惠游石泉”惠民活動幾年前就開始推行了,但因各種原因一直未能實施。2021年,這一項目成為縣人民代表大會票決的10大民生實事項目后,當年5月便開始在全縣實施。
老舊小區改造、通村公路提升、社區就業、學后托管、廁所革命……一項項票決出的民生實事項目,讓群眾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自2018年以來,安康市已有6個縣(市)55個鎮完成了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試點工作,累計票決產生247個縣(市)級、1211個鎮級民生實事項目,項目完成率均達85%以上。
“票決制通過的項目,推進會順利很多。”石泉縣人大財工委主任張世平表示,票決項目使民生實事由“政府自己定自己辦”轉變為“群眾提、代表決、政府辦、人大評”,大家在商量和票決的過程中,讓民生實事進一步貼近群眾需求。
安康市各級人大代表票決出的民生實事項目,無不靶向瞄準了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民生“短板”、社會“痛點”,體現了人民群眾的呼聲和訴求。作為全市重點民生實事項目謀劃推進的牽頭部門,安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項目管理科科長衡果坦言,這一制度的實施,實現了群眾盼的與政府干的“同頻共振”,人大監督也從“事后跟進”到“全程參與”,體現了全過程人民民主。
“我們正在探索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的新路子。”安康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鄒順生表示,通過把群眾關心的“關鍵小事”嵌入代表票決,成為體現人民民主的“民生大事”。在決策過程中充分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最終讓廣大群眾成為民生實事項目的建議者、決策者、監督者和最終的受益者,把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真正將民生工程建在群眾的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