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肖兵 通訊員 安組軒
135個鎮黨委和1673個村(社區) 兩委換屆工作在全省率先完成;“支部聯建、產業聯盟、資源聯享”機制被《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新聞聯播》接連報道;柔性引進的30名博士、研究員研發新產品23項……一個個年度“熱詞”,串起了2021年安康組織部門主動擔當作為的深刻印記。
風雨洗征程,回眸滿堂春。
2021年,全市組織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扎實踐行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落實省委、市委部署要求,按照“1115”整體布局,緊跟大勢、緊扣大局、緊抓大事,實現常規工作提檔提質、重點工作出色出彩,為奮力譜寫安康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提供了堅強組織保證。
凝心鑄魂 抓深政治建設提升向心力
“學習和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就是要銘記黨的光輝歷程,傳承偉大建黨精神,牢記初心使命、汲取奮進力量……”炎夏熱火如炙,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成為各條戰線黨員干部熱火朝天的討論主題。
信仰旗幟高高飄揚,思想光芒熠熠生輝。全市組織部門持續強化理論武裝,深入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學習、大培訓活動,開展“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暨黨史學習教育”專題培訓300余場次,開辦專題研修班13期,舉辦“安康講壇”4期。“授課+分享”互動學、“紙上+線上”創新學、“宣講+檢驗”促進學……15萬名黨員、數千名干部在學思踐悟中錘煉“政治三力”,“四個意識”不斷增強、“四個自信”日益堅定、“兩個維護”更加自覺。
精心組織慶祝建黨百年系列活動,開展“尋找好支書、傳承正能量、奮進新征程”活動,尋找新中國成立以來村支書18365名,153人被授予安康“好支書”稱號。14名優秀公務員代表巡回全市展示風采,深情講述公仆本色和為民情懷,77萬干群線上線下接受精神洗禮。100名優秀共產黨員、40名優秀黨務工作者、100個先進基層黨組織獲得全市“兩優一先”評選表彰,8651名老黨員獲頒“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廣大基層黨組織和黨員賡續紅色血脈、汲取奮進力量,在全市高質量發展主戰場上抓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方面的作用發揮日益凸顯。
瞄準影響群眾生活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入開展“三訪三問三解”活動,出臺惠民舉措595條、長效機制50條,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4233個,切實將黨史學習教育成效轉化為群眾工作實績和推動安康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育選管用 抓強干部隊伍提升戰斗力
2021年2月25日,14名個人、11個集體走進人民大會堂,接受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的表彰,這既是對安康五年脫貧攻堅成效的肯定,也是對安康干部隊伍實干擔當的認可與褒獎。
事業發展,關鍵在黨,關鍵在人。按照“底子清、人頭清、政策清”要求,圍繞“聚焦發展需要調整配備一批、立足功能提升研判儲備一批、著眼長遠發展挖掘培養一批”目標,重實干、重基層、重擔當,建設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
堅持統籌謀劃、通盤考慮、市縣鎮聯動,分類別、分領域、分層次有序培養使用,在全省率先完成135個鎮黨委換屆工作,圓滿完成縣(市、區)領導班子換屆,縣級“四大班子”成員平均年齡下降4歲左右、98%以上為大學學歷、67%以上有下一級黨政正職經歷,整體呈現“面貌新、有活力,結構優、有戰斗力,導向明、有向心力”特點,換屆紀律風氣、選配力度、實際質效得到全市上下廣泛贊譽。拓寬干部選育渠道,考錄公務員412人,為市級機關兩輪次遴選干部83名,基層干部上升渠道進一步暢通,實現公開遴選常態化。深化差異化分類考核,聚焦“鞏固銜接”主戰場,運用“三項機制”調整干部1448人,晉升職級3779人次,嘉獎公務員先進個人235名、集體39個,給予210人及時獎勵,助推全市年度目標責任考核順利奪優。
本領高強,方能堪當大任。實施“成長幫帶計劃”,為選調生、新錄用公務員量身選聘“成長、專業、生活”三類導師1008名,選定339人進入優秀年輕干部信息庫,140人納入重點培養人選。選派20名縣(科)級干部赴常州掛職,58名年輕干部參與市縣換屆、全運會籌備、環保督查等工作,加速年輕干部成長成才。
堅持嚴管與厚愛結合、激勵與約束并重。全市積極貫徹“兩項法規”,聚焦換屆、圍繞巡視、突出從嚴,組織1211名縣級干部填報個人有關事項,暢通監督渠道,受理信訪舉報85件,提醒函詢誡勉17人次,確保風氣監督有力有效、整改工作穩步推進、監督措施落地落實。
夯基壘臺 抓實基層黨建提升組織力
根本固者,華實必茂。一年來,組織工作按照“緊盯主戰場、統籌各領域、創建新品牌”主攻方向,大力開展“基礎提振年”活動,促推全市基層黨建工作提質增效,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不斷增強。
2021年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起步之年,全市組織部門大力開展“一抓雙促”活動,創新推行“支部聯建、產業聯盟、資源聯享”工作機制,走出了一條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安康路徑”,被《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新聞聯播》等予以關注報道,榮獲2021年“全省組織工作改革創新一等獎”。駐村工作隊選派“四統一”模式,被中組部確定為組織保障典型案例。遠教扶貧“八個一百”工程,入選中組部黨員電教工作典型案例。
深入開展“三新三領”示范創建,在全市打造5條精品示范帶、20個示范鎮、200個示范點,構建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各具特色、覆蓋全面”典型示范體系。全面實行黨員“承諾、踐諾、積分、評議”一體化監督管理,建設“嚴把入口、精細管理、暢通出口”黨員發展教育管理體系,推動廣大黨員在改革發展中當先鋒、作表率。深化各領域黨建主題活動,培樹表彰一批“五個過硬模范機關”先進典型,31個市直機關黨委全部配備專職副書記,108家國有企業黨組織前置研究事項清單全面修訂,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全部實現黨組織書記、院長分設,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黨組織引領保障全市非公經濟占比連續8年居全省第一。
自選動作有聲有色,創新動作更是可圈可點。易地搬遷社區“135”黨建模式讓安置社區成為群眾安居樂業的幸福家園,榮獲全省組織工作改革創新一等獎;社區物業黨建聯建和城鎮居民小區黨建模式,打造20個小區黨建(社區物業黨建聯建)示范點,打通了聯系服務群眾的“神經末梢”;成立全省首家市級快遞物流行業黨委,工作經驗在《中國組織人事報》刊發;黨建引領“321”基層治理模式,榮獲全國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典型案例、全國首批20個鄉村治理典型案例,被省委領導批示肯定。
聚賢引智 抓活人才發展提升驅動力
2021年11月25日,“平安順利·幸福安康——陜西省安康市產業合作暨人才興安項目推介會”走進粵港澳大灣區,來自全國各地的500余位知名企業負責人、商協會代表及各領域人才精英齊聚廣東東莞,這場以“高端人才+重點項目”為核心的招商活動,集中簽約招商引資項目54個,總投資達184.5億元。
如此高規格的行動僅是安康招才引智工作的一個側面。一年來,全市組織系統牢固樹立抓人才就是抓發展的理念,扎實推進“大力引用高端人才、精心培育專業人才、全面盤活鄉土人才”思路舉措,以創新政策為先導、激發活力為主線、搭建平臺為重點、優化環境為保障,打造近悅遠來人才洼地。
所貴惟賢,所寶惟谷。推進“一業一站”計劃,柔性引進博士、研究員30名,組建富硒科研創新團隊17個,研發新產品23項。推進“人才興企計劃”“技能提升行動”“十百千萬教育衛生人才培養工程”“青年拔尖人才培養工程”,開展職業技能培訓2.6萬人次,提升本土人才能力素質。與中國人民大學聯辦學力提升班,遴選78名青年人才攻讀經濟學碩士學位……這一項一項舉措,都是人才工作服務全市大局高質量發展的縮影。
著眼激活鄉土人才“引擎”,出臺鼓勵引導人才向基層一線流動7條措施、支持返鄉人員創業就業9條措施,實施“雙培雙引”工程,大力發展“歸雁經濟”,培訓專業人才1.2萬人次,培育鄉土人才2萬余人,回引1.5萬名在外人員返鄉創業就業。推進鄉村人才振興“十大工程”,選派2000名專家、科技特派員深入一線開展結對幫扶。舉辦人才返鄉洽談會,對接人才項目20個、返鄉創業項目30個,為接續推進鄉村振興“提速提質”輸入持久動力。
新時代新要求呼喚勇毅堅定的“勁草真金”。一年來,全市組織系統弘揚“尚勤戒惰、尚實戒虛、尚細戒粗、尚嚴戒寬”部風,組織開展“組織部長談創新”活動、“比學賦能”競賽,打造“青年組工講壇”品牌,鍛造“四勤四能”的優秀組工隊伍,用自我建設的高質量保障組織工作的高質量。
東方風來滿眼春,潮起正是揚帆時。站在開啟新征程的關鍵之年,全市組織系統將踔厲奮發、篤行不怠,以更高的站位、更強的擔當、更硬的作風,推動各項工作提質增效、進階升級,以高質量組織工作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