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陜西省科技廳關于2021年第一批至第四批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公告中獲悉,2021年安康市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達299家,增幅達32.9%,評價入庫數量和增幅均創歷史新高。
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改革創新是動力源泉。這一成績的獲得,正是安康2021年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以改革創新為抓手,在創新中謀轉型,在改革中激活力的成果之一。
站在2022年1月,回望過去一年,9大類160項改革,碩果累累、繁花似錦,“改革創新”無疑成為安康追趕超越顯著標識和鮮明特征:
2021年4月,安康市作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落實事中事后監管等相關政策措施社會反映好的地方”獲得國務院督查激勵;
5月17日,漢陰月河工業集中區、平利縣工業集中區升級為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8月19日,我市成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
……
2021年,全市深化行政體制改革,聚力推進營商環境革命;深化民生領域改革,切實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深化城鄉協同發展改革,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深化干部管理體制改革,為改革創新提供有力保障。統籌推進經濟體制、農村改革、生態文明體制、行政體制、民主法治領域、文化體制、司法和社會體制、黨的建設制度、紀律檢查體制9大類160個改革項目,從年初到年末,串點成線、積厚成勢,形成競相迸發、充分涌流的生動局面。
過去幾年,安康作為秦巴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區、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重要水源涵養區、國家秦巴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和川陜革命老區,全市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連續5年位居全省前列,成為發展中的“潛力股”,靠的就是不斷改革創新,走上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的綠色循環發展之路。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之年。處于這一重要歷史交匯點,再加上疫情常態化和國際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結構調整陣痛持續,對安康而言,欠發達地區的基本市情沒有改變,面對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推動高質量發展,除了更大力度推進改革創新,別無他途。
這一年,全市聚焦高質量發展主題,高舉改革創新旗幟,以思想破冰引領改革發展,聚焦難點、堵點、焦點,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對標一流,采取“加強組織領導、加強系統集成、加強典型培育、加強督察考核”四大舉措,各級各部門黨政主要負責人為改革創新“第一責任人”,將議題收集報審、典型案例提煉和原創性微改革微創新等事項納入考核內容,形成工作推進、督察考核、改革力量協同閉環,推動各項改革任務落到實處。
2021年5月10日,陜西百家惠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居尚分公司負責人甄美英在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拿到全市首張《行業綜合許可證》,滿心歡喜:“以前開藥店要辦執業藥師注冊證、第三類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憑證,要填三次表格,交三次資料,跑三個部門,用一周時間。這次只填一張表,交一次資料,不到半天便拿到了三證合一的《行業綜合許可證》,真是太便捷了!”
這張行業綜合許可證,不僅標志著全市“一業一證”改革全面開啟,更是全市不斷聚力攻堅,努力打造誠信擔當有為政府,深入推進改革創新,推動審批管理服務從“以政府部門供給為中心”向“以市場主體需求為中心”轉變,持續做靚“營商環境最安康”金字招牌的例證。
這一年,全市繼續深化“放管服”,聚力推行“一件事一次辦”,建設“安新辦”政務服務系統,推動政務服務高頻事項“一網通辦”“一網辦好”;優化營商環境,制定實施新一輪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啟動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建設安康市科技資源統籌服務平臺,健全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協同對接機制等11個關鍵領域的創新改革,漢陰縣深化“四社融合”發展模式、推行企業還貸周轉金“斷點續接”機制助推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白河縣實施易地扶貧集中搬遷戶“菜籃子工程”、開展易地搬遷群眾人戶分離管理服務;平利縣推行易地搬遷“十小工程”建設、開展標準化社區矯正工作等15個民生“小微”改革,激活了高質量發展澎湃動力。
2021年3月30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正式啟動。全市搶抓機遇借力發展,出臺《安康市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安康市加快融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的若干措施》等舉措,促推一批新技術、新成果加速轉化,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2021年4月8日,陜西華銀科技有限公司與西安交通大學前沿院簽訂《共建陜西省液流儲能創新中心合作協議》,在交大創新港揭牌成立了陜西省液流儲能創新中心,成為地市首家入駐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的企業。該中心也將為我市探索“平臺孵化、安康轉化”的科技成果轉化新模式提供實踐經驗。同時全市有效應對疫情汛情等多重考驗,從政策、資金、組織上下手,創新出臺支持小微企業復工復產、促進經濟恢復性增長系列措施,做好“六穩”“六保”。全市全年縣級領導與518個重點企業建立“一對一”包聯關系,解決問題335個,清理違規收費金額57.22萬元。
改革創新不僅點燃安康企業科技創新新引擎、優化營商環境新引擎、提升民生福祉新引擎,也激蕩起安康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最新資料顯示,2021年全市累計登記各類市場主體26.47萬戶,同比增長15.74%。新增各類市場主體57034戶,同比增長37.83%。2021年前三季度全市生產總值 899.18億元,同比增長6.3%,生產需求持續恢復,發展韌勁持續增強,全市經濟呈現持續穩定恢復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