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持續深化黨史學習教育,不斷成果轉化奮進新征程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全市各級黨組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歷史的重要論述,圍繞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目標要求,貫通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在學黨史上下真功、在悟思想上出硬招、在辦實事上見實效、在開新局上求突破,推動黨史學習教育高質量開展。
2021年7月1日上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我市各級各部門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作為理論武裝工作的重中之重和黨史學習教育的核心內容,組織專題學習研討,深入開展宣傳宣講,迅速在全市上下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通過深入系統學、原原本本學、融會貫通學、結合實際學,努力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實際行動。
十四運會安康賽區各項活動完美收官
2021年9月,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馬拉松游泳和武術散打兩個比賽項目在我市成功舉辦。我市籌辦工作取得“零問題、零失誤、零疫情、零投訴、零輿情”的優異成績,真正做到了“辦一屆會、興一座城、惠一方人”,并向全國人民展示了“秦巴明珠”建設的新成就、新氣象、新活力。
時代出題,安康接招。自2016年9月我市成立十四運會安康執委會,安康“全運時間”正式開啟。面對這一國內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競技水平最高、輻射帶動作用最強的綜合性運動會,且在內陸省份舉辦尚屬首次,對安康而言,更從未承辦過國家級競技體育賽事。我市化壓力為機遇,發揚“安康創優精神”,將承辦十四運會比賽項目,既視為一項必須完成的政治任務,又作為加快體育事業發展、提高全民身體素質和宣傳推介安康的重大契機,一件造福安康的民生大事。在無先例可循、沒有先行經驗的情況下,主動學習借鑒別的地方好的做法和經驗,自我加壓、主動作為,亮出“爭創最佳賽區”旗幟。
我市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務實推進
2021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實行為期10年的禁捕。長江禁漁工作啟動以來,我市創造性開展工作,探索形成符合安康禁漁工作實際的“六有”模式(有獨立機構、有專門人員、有執法裝備、有專項經費、有協助護巡隊伍、有公開舉報電話),管好“三無船”、提升人防技防能力,有效維護了漢江流域安康段的禁漁管理秩序,鞏固長江重點水域的生態保護成效,保護了水生生物,推動了長江流域禁漁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我市富硒產業納入省級重點產業鏈大步邁向千億產業
2021年7月,陜西省政府將富硒食品產業確定為我省23條重點產業鏈之一進行培育,推動實施“鏈長制”,這是富硒產業進入省級戰略后取得的又一次突破,我市富硒產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圍繞推動實施“鏈長制”,我市出臺《關于加快推進富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決定》《安康市富硒產業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編制了《安康市“十四五”富硒產業發展規劃》,配套制定《安康市富硒產業鏈“鏈長制”工作方案》。將按照“一名市級領導、一個牽頭部門、一支專家團隊、一個工作專班、一個工作方案、一套支持政策”的工作模式,健全工作機制和支持體系,統籌推進富硒產業全產業鏈提升工作。力爭到2025年,全市富硒產業綜合產值達到1000億元,將安康建成全國“硒資源變硒產業”樣板區和“中國富硒產業強市”。
我市“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發布
《安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經市四屆人大七次會議審議批準,正式發布實施。
“十四五”時期,是我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陜來安考察重要講話精神,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基本建成西北生態經濟強市的關鍵五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扎實開展前期研究,廣泛動員各方參與,認真對標修改完善,堅持繼承性與創新性、戰略性與操作性、目標導向與問題導向、全面謀劃與突出重點相結合,突出了政治引領、民生導向、生態優先、“三新”要求、系統觀念和項目支撐。
該《規劃綱要》分三大板塊18章45節,提出了建設“三區一基地一樞紐”的戰略定位,堅定“追趕超越、綠色崛起”發展總綱,堅持“發展為要、創新為先、民生為本,生態立市、開放興市、產業強市”發展路徑,統籌生態經濟化和經濟生態化,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十四五”時期,全市生產總值年均增長6.5%左右,經濟發展質效顯著提升,開放創新發展取得突破,生態文明建設深入推進,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改善,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社會治理效能全面提升,基本建成西北生態經濟強市。
產業項目建設聚力實體經濟,“三聯”工作機制助推鄉村振興
市委四屆十一次全會將2021年確定為“產業項目建設年”,以市委“一號文件”印發《關于全力加快產業項目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定》。圍繞產業建設“生命線”,我市樹牢“項目爭先”理念,建立完善領導包抓、集中開工、現場觀摩、調度通報、考核問效等手段和載體,嚴格實行一月一調度、一季一觀摩、集中開竣工、年終總考評,通過一系列措施落實,為全市產業項目建設和實體經濟發展注入強大動能。
同時,為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以高質量基層黨建保障高質量發展,在總結漢陰等縣區試點經驗基礎上,我市印發《關于全面推行“支部聯建、產業聯盟、資源聯享”工作機制的實施意見》,以支部聯建為核心、以產業聯盟為路徑、以資源聯享為目的,按照試點擴面、全域推行、拓展提升三個步驟實施,以黨建合力凝聚發展動力,帶來“1+1>2”的疊加效應。
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縣級旬陽市
國務院批復同意陜西省撤銷旬陽縣,設立縣級旬陽市,以原旬陽縣的行政區域為旬陽市的行政區域,旬陽市由陜西省直轄,安康市代管。旬陽撤縣設市是旬陽人民期盼已久的喜事,也是安康發展史上的大事,旬陽市的設立,標志著旬陽發展揭開了嶄新一頁。
設立縣級旬陽市,有利于充分發揮旬陽資源優勢,推動陜南綠色循環發展;有利于推進城鄉統籌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鞏固秦巴山區脫貧攻堅成果,促進鄉村振興及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建設。
安康入選“中國美好生活城市——十大心儀之城”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國家統計局、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共同推出的“中國美好生活城市(2020—2021)”發布盛典上,安康入選“中國美好生活城市——十大心儀之城”。此發布依托《中國美好生活大調查》數據,經模型計算得出評價結果。心儀之城評選,從綜合數據來看,體現出人們對公園、綠地、生活便利、城市形象、公共文化服務和環境質量較高的滿意度。
西康高鐵正式開建
2021年6月29日,西安至安康高速鐵路開工動員會在西安市長安區舉行。西康高鐵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重要組成段、陜西“米”字形高鐵網南北主干道,建成后將貫通關中平原與秦巴山區、聯通關中城市群與成渝城市群、接通黃河流域與長江經濟帶,對提升陜西綜合樞紐功能、促進全省協調聯動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西康高鐵是安康人民的“感恩之路”,是安康開放發展的“興市之路”,也是安康追趕超越的“希望之路”,它的全線開工,不僅是303萬安康人民期盼已久的民心工程,是安康歷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建黨100周年的隆重獻禮。據了解,西康高鐵全長170.85 km(安康境內長54.846km),設計速度350km/h,概算投資355.1億元。全線設西安東、太河、柞水西、鎮安西、桐木、安康西6座車站,建設工期5年,預計2026年6月建成運營。
培育發展“歸雁經濟”,安商總會成立
為培育壯大“歸雁經濟”,促進安康經濟高質量發展,2021年6月13日,安康市“歸雁經濟”助力高質量發展暨安商總會成立大會召開。
近年來,我市搶抓承接東部產業轉移“騰籠換鳥”有利時機,深入推進“開放興市”和“產業強市”戰略,大力支持返鄉人才創業就業,為返鄉人才干事創業提供政策、平臺、服務等“硬支撐”,涌現出一批不忘桑梓、回報社會、敢闖敢干的返鄉創業優秀企業家和技術過硬、貢獻突出的工匠型人才,有力助推了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本版文圖由安康日報社全媒體指揮調度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