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羅楠
今年3月,一家名為陜西安康瑋創達信息技術公司的智能安防設備生產加工企業在安康高新區投產運營。自此,在安康高新區這方熱土上,又多了一家技術優良、前景廣闊的科技型企業,也多了一位愿為家鄉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微薄之力的返鄉創業優秀企業家。
王仁勇,陜西安康瑋創達信息技術公司董事長。2003年,21歲的他像大多數年輕人一樣,懷揣著創業夢,只身一人到南方打工,先后輾轉深圳、鹽城等地,一直在電子行業辛勤耕耘。經過多年的努力打拼,他終于在2011年,帶著激情與期望踏入了萬億級的智能安防視頻行業,并創立了“瑋創達”安防品牌,有了一份期盼已久的事業。
“企業雖然在不斷發展,但我的家鄉情結始終沒有改變。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安康人,每當親戚朋友介紹、每次逢年過節回來,都讓我深切感受到了家鄉的飛速發展,這讓我觸動很大!”王仁勇的那顆“游子歸家”的種子,早已在他心中深深埋下。
一次偶然的機會,經朋友介紹,王仁勇認識了安康高新區招商局的工作人員。交談中,他更加詳細地了解了這些年家鄉的巨變和安康高新區招商引資的優良政策,更加堅定了他返鄉發展的想法。
“有了回來的想法后,我也還是猶豫過,因為之前有別的地方和我洽談,最終因為不能兌現政策,讓我有些不知所措,最終放棄了,但是在認識安康高新區招商局的工作人員后,他們細致地給我講政策、說環境、談未來,讓我感受到了他們的熱情。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家鄉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么好的營商環境,如果不回來,我想我一定會后悔!”王仁勇感慨,“我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
“安康高新區的招商理念務實開放,特別是返鄉創業政策很吸引人,廠房建設、技能培訓、社保補貼等都有相應的優惠,也更加堅定了我的想法。”王仁勇說。
最終在2019年,懷揣著能為家鄉的經濟建設貢獻一份力量的情懷,王仁勇毅然決然地回到安康,帶著20多項專利注冊成立了陜西安康瑋創達信息技術公司,他也作為電子信息行業急需的D類人才正式被安康高新區引進,從此把安康高新區作為公司發展的新起點和重大戰略轉移地。從籌辦到落戶,開啟了他人生中新的創業征程。
“智能安防行業作為電子制造產業的一部分,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應用落地的絕佳領域,伴隨著‘新基建’的持續落地,正在經歷著行業數字化變革浪潮,對于高新區而言,王仁勇的企業與我們的發展定位也比較契合,在招商引資過程中,我們也拿出了十足的誠意,希望他能回來為高新區發展盡一份力,為家鄉建設作更大貢獻。”安康高新區招商局負責人說。
該企業自落戶安康高新區以來,在安康高新區管委會的大力支持下,建成獨立廠房10000平方米、樣品展示大廳1000平方米,解決勞動力就業300余人,日產能達4000臺,年銷售額達2.5億元,為當地納稅、群眾增收作出了積極貢獻。
與此同時,作為全市第一家生產智能安防整機產品的企業,要謀發展必須整體規劃,全產業鏈布局。王仁勇考慮到企業發展的現實需要,建議安康高新區在供應鏈上引進配套企業。“安康高新區最終把我的建議納入了產業布局的框架內,很快引進了包括鏡頭、切換器在內的零部件供應商。”王仁勇說。
目前,公司在團隊的共同努力下,以智能安防系統為核心載體,致力于智慧城市、智慧社區、智慧停車、智慧工地、智慧園區、智慧環保、智慧消防等領域,采取“研發+平臺+設備”的模式,集中打造智能安防全產業鏈條,建設智能安防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基地,短短兩年時間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公司已通過ISO2000體系認證、3C認證,先后獲得了10項外觀專利、15項實用新型專利、10項軟件著作權,并榮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等榮譽稱號。
在被問及對返鄉創業的看法時,王仁勇說:“安康本地人回鄉創業,對于地方來講,本就是一個很好的招商點,以前的安康交通閉塞、信息不暢,導致很多在外成功人士不愿回來。可是現在,隨著機場通航、高鐵開工,通過交通的提升,配合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這都足以吸引更多的人回來創業,再加上我們先回來的人吃到了第一杯羹,會更加堅定他們返鄉創業的信心。”
面對企業未來發展,王仁勇瞅準機遇、先人一步看到商機,準備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和計算機視覺技術輔助農業活動。目前,已與上海交大和安康富硒產業研究院三方成立了新的研發機構,準備搭建針對富硒產業等產品的視頻管理平臺。下一步,計劃把深圳的研發團隊也轉移到安康來,從而形成一個從研發到產業化再到銷售的全產業鏈,真正做到以安康為主體,帶動企業全方位發展。
王仁勇有句話讓人印象深刻:“現在的安康,和以前不一樣了,該回來了。”“我很希望,有更多像我一樣有家鄉情結的在外創業者,能夠回到生我們、養我們的地方,因為這里有我們成長的記憶,有我們割舍不下的人,更重要的是,現在的安康,可以讓我們實現更加美好的未來。回來了才發現,當年離家想去追求的詩和遠方,其實就在我們的小城安康。”王仁勇目視遠方,憧憬著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