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瑩
近期,豬肉價格持續下跌。記者走訪城區發現,大部分超市和農貿市場豬肉價格已經降至個位數。前不久,中心城區某大型超市促銷豬肉價格甚至低至每500克3.9元左右。
與不斷下降的豬肉價格相比,蔬菜價格卻連連攀升。據市商務局監測系統顯示,僅10月11日至18日,監測的26種蔬菜品種就呈現“18漲5平3跌”態勢。本月蔬菜零售平均價格則達到6.13元每千克,一些葉類蔬菜身價甚至超過了肉價。
剛實現了“豬肉自由”不久,菜價卻漲了起來。因此,“菜價比肉貴”成了近期民生的熱點話題。菜價為何連連攀升?記者對此也進行了實地采訪了解。
在喜盈門超市中心店的生鮮區,前來購買新鮮蔬菜的市民絡繹不絕。望著每500克直逼10元的香菜和菠菜,張女士連連搖頭嘆氣:“就拿了點苦瓜、黃瓜和西藍花,這都快20塊錢了,菠菜更是買不起了。”
張女士說,不僅是超市菜價貴,她在南門農貿市場采購時,也發現菜價均比往年高出了不少。面對這樣的菜價,張女士很無奈,“這些都是必需品,即使貴也得買,只能盼望菜價早點降下去了。”
“近幾周以來,蔬菜價格確實漲幅較大,甚至好幾個單品價格都打破了近幾年來的紀錄。一部分蔬菜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漲了一兩倍左右。像菠菜、西藍花,還有部分葉菜類,都漲了不少。”喜盈門中心店生鮮部經理王小穩告訴記者,該超市售賣的蔬菜主要從外地進貨,受上游人工費用和近期油價上漲影響,進貨成本增加了不少。
“而且從8月份以來,山西、河南、河北這些蔬菜主產區,包括我省都受到了持續強降雨的影響,無論是外地菜還是本地菜,種植面積都有不同程度受損,蔬菜產量銳減,連續降雨又導致運輸成本增加,進而致使蔬菜價格普遍上漲。”
王小穩介紹,基于目前的情況,喜盈門方面將進一步做好蔬菜價格日常調控,并及時推出如西紅柿、青椒、紅薯等平價菜供市民選購,盡量保證人們的日常生活需求。
除此之外,氣溫驟降也是導致蔬菜價格上漲的重要原因。
“國慶后,氣溫急轉直下,這種異常天氣,人都受不了,蔬菜更受不了。”寶業陜南農特產品物流園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因氣溫驟降,部分葉類菜生產地供應也受到了較大影響,市場需求量卻在不斷增加,因此部分葉菜類價格持續猛漲。
據萬友水果蔬菜超市高新店負責人介紹,受近期降溫及蔬菜基地整體生產量的波動影響,導致超市內售賣的部分蔬菜價格上漲。“不過,我們會采取價格調控措施,常規地滿足咱們消費者對蔬菜的日常需求。”該負責人介紹,除此之外,萬友方面還會通過直采,即到田間地頭直接采購,以此減少中間環節,維持菜價穩定。
采訪中,市商務局工作人員王怡告訴記者,我市蔬菜供應主要靠外地調運,自9月起,蔬菜主產區出現了大范圍、長時間的降雨天氣,菜地不同程度遭受到洪澇災害嚴重影響,致使蔬菜明顯減產;而我市本地蔬菜因前期持續降雨導致采收、運輸困難。因此,我市新鮮蔬菜上市量下降,尤其是不耐運輸的葉類蔬菜價格進一步上漲,蔬菜供不應求,諸多綜合因素,導致近期我市蔬菜價格出現了大幅上漲。
那么,蔬菜價格什么時候能夠降下來,廣大市民又何時能回歸到“蔬菜自由”?王怡介紹,影響蔬菜價格的不確定因素較多,不過,隨著近期天氣逐漸轉晴,蔬菜的采收運輸、批發采購也將逐漸恢復正常,新鮮蔬菜的上市量也會逐步增加,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蔬菜價格上漲空間不大。但進入冬季,蔬菜生長周期延長,價格下行空間有限,預計后期蔬菜價格仍會高于去年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