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全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省委和市委全委會的一系列決策部署,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積極推進重點產業延鏈補鏈強鏈,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有效應對疫情汛情等多重考驗,生產需求持續恢復,發展韌勁持續增強,全市經濟呈現持續穩定恢復態勢。
根據市(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1年前三季度全市生產總值 899.18億元,同比增長6.3%,較上半年下降3.7個百分點,兩年平均下降2.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7.27億元,增長4.7%,兩年平均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379.71億元,增長2.9%,兩年平均下降8.5%;第三產業增加值412.20億元,增長9.7%,兩年平均增長3.1%。
一、農業生產總體平穩,畜牧業生產快速增長
前三季度,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92.86億元,同比增長5.4%;實現增加值111.77億元,增長4.7%,兩年平均增長3.5%,較上半年提高0.2個百分點。
全市蔬菜及食用菌產量增長1.8%;園林水果產量增長5.4%;中草藥材產量增長7.9%;茶葉產量增長8.2%。全市生豬出欄增長14.3%;牛、羊出欄分別增長5.2%和0.1%;肉類總產量增長11.4%,其中豬肉產量增長14.0%。
二、工業生產穩步恢復,特色工業增長較快
前三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9%,較上半年回落4.4個百分點;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5%,較上半年回落4.1個百分點,兩年平均下降9.6%,降幅較上半年擴大0.9個百分點。
從行業大類看,全市統計的36個工業行業大類63.9%的行業產值較同期增長,增長面與上半年持平, 23個增長的行業中11個行業增速超過20%。
從六大支柱及特色工業看,全市六大支柱及特色工業產值增長2.6%。六大支柱中清潔能源增長3.3%,富硒食品增長4.5%(其中15戶包裝飲用水產值增長19.7%),紡織服裝增長21.6%,新型材料下降3.1%,生物醫藥下降5.6%,裝備制造增長0.7%;特色工業(40戶特色工藝品和玩具制造企業)產值增長46.0%。
從產品產量看,全市主要產品產量增長面達62.9%,其中:包裝飲用水增長29.6%,混凝土增長17.3%,水力發電量增長16.2%,食用植物油增長12.4%,卷煙增長4.1%,水泥增長1.3%,原煤下降33.3%,蠶絲下降15.9%。
從企業效益看,1-8月,全市規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811.60億元,同比增長0.4%,較上年同期提升26.4個百分點;利潤總額56.73億元,同比下降4.0%,降幅較上年同期收窄32.9個百分點。
三、建筑業生產步伐穩健,企業數量持續增加
前三季度,全市資質以上建筑企業總產值130.96億元,同比增長5.4%,兩年平均下降3.1%。資質以上建筑企業共簽訂合同額305.22億元,同比下降1.3%,兩年平均下降8.5%。資質以上建筑業總專包企業245個,同比增長23.1% ,兩年平均增長18.7%。
四、規上服務業平穩發展,行業呈現“九增一降”
1-8月,全市規上服務業營業收入42.85億元,同比增長17.2%,增速較1-5月回落0.6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3.9%。十個行業門類營業收入呈增速“九增一降”,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教育業分別增長32.3%和30.9%;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分別增長8.3%和7.9%;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下降9.1%。
五、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增長,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速加快
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1%,雖較上半年回落11.1個百分點,但高于全省6.2個百分點,兩年平均下降4.3%。其中,項目投資下降1.7%,較上半年回落9.0個百分點。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同比下降3.1%,兩年平均下降6.0%;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0%,兩年平均下降2.0%;第三產業投資增長4.9%,兩年平均下降4.7%。
分領域看,工業投資同比增長0.5%,兩年平均下降2.2%,其中工業技改投資增長50.1%,兩年平均增長22.8%;基礎設施投資增長0.6%,兩年平均下降5.9%;民間投資增長4.4%,兩年平均增長0.5%,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58.9%;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8.0%,較上半年加快6.8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25.3%,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5.5%。
前三季度,全市房地產投資同比增長31.5%,兩年平均增長17.4%,與上半年持平。其中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分別增長13.6%和14.0%。待售面積增長63.4%。
六、消費市場持續升溫,線下消費快速回暖
前三季度,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4.19億元,同比增長14.4%,較上半年回落11.0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1.0%。其中,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191.96億元,同比增長13.4%,兩年平均增長2.2%。
從經營單位所在地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98.55億元,同比增長13.5%,較上半年回落12.3個百分點;鄉村消費品零售額45.64億元,同比增長21.0%,回落1.8個百分點。
從消費形態看,商品零售294.96億元,同比增長13.7%,較上半年回落9.6個百分點;餐飲收入49.22億元,同比增長18.6%,回落20.6個百分點。
從線下消費看,限額以上單位有店鋪零售實現零售額153.20億元,增長16.7%,高于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增速3.3個百分點,其中超市和專賣店分別增長26.7%和23.2%。
七、金融存貸款余額穩步增加,中長期貸款增長較快
9月末,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1874.75億元,較年初新增181.61億元,同比增長9.5%,較6月末加快0.3個百分點;各項貸款余額1042.82億元,較年初新增81.56億元,同比增長9.2%,較6月末回落1.7個百分點。其中中長期貸款866.65億元,增長11.9%,高于全部貸款2.7個百分點。
八、財政收支增速趨緩,稅收收入占比持續提升
前三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5.66億元,增長2.5%,較上半年回落12.2個百分點,其中:稅收收入18.56億元,增長6.2%,占比72.3%,較上半年提升2.1個百分點。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78.06億元,同比下降5.8%,降幅較上半年擴大2.8個百分點。
九、市場主體活力不斷增強,個體戶迅猛發展
據市場監管部門統計,前三季度全市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36936戶,增長77.2%,較上半年加快36.7個百分點,其中新增個體戶30970戶,增長112.8%,較上半年加快52.1個百分點。9月末,全市各類市場主體已達24.84萬戶,增長19.1%,較6月末加快5.2個百分點。
總體來看,前三季度全市經濟繼續穩定恢復,發展動力有所增強,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國內外環境依然復雜多變,不確定不穩定因素較多,制約全市經濟持續較快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依然存在,全市主要經濟指標增速較一季度和上半年均有所回落,經濟增長壓力猶存。下階段,全市上下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通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五項要求”“五個扎實”,圍繞“高質量發展”著力構建新發展格局,瞄準“保優進位”目標,堅定信心,狠抓落實,以走在前、爭一流的斗志,奮力實現“三個確保”目標,用實實在在的成績推動追趕超越邁出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