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縣長安鎮是平利縣的東大門,全鎮轄16個行政村及社區5508戶21904人。近年來,長安鎮黨委始終堅持黨建強引領,著力打基礎、補短板,創新工作機制,不斷踐行新發展理念、拓寬發展空間,有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今年獲評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
黨建引領,擺脫貧困奔小康
長安鎮堅持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突出“一崗雙責”責任機制,以黨的建設統領全鎮各項工作。
該鎮充分運用“黨建+”思維,深化“智慧黨建”應用,發揮鎮黨群服務中心、綜治維穩中心、便民服務中心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功能,有效提高基層治理水平和服務水平。
長安鎮嚴格落實“一把手”主官主責制,實施黨建示范帶建設和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建設工程;鎮黨委書記、鎮長帶頭包抓貧困村,通過整合四支隊伍力量,組成15個幫扶工作隊和4個貧困重點村駐村幫扶工作隊;建立脫貧辦、鎮紀委、鎮黨委三級督查問責體系,創新“紅黃綠”問題管理機制實現一對一幫扶全覆蓋。截至2019年底,全鎮4個貧困村順利脫貧摘帽,2020年全鎮1851戶4859名貧困群眾全部高質量脫貧退出。
該鎮還堅持探索“三變”改革路徑,通過黨支部引領帶頭,盤活撂荒土地,建立經營主體與貧困戶對接機制,引導24家經營主體通過協議用工等形式,帶動幫扶1200戶3850人,特色種養殖產業實現人均增收1253元以上。
筑牢防線,打贏疫情阻擊戰
長安鎮堅持把黨的力量挺在疫情最前沿。去年疫情防控期間,鎮黨委組織全鎮15個農村黨組織,在各村村口、小區設立18個勸導點,設置集中隔離點,保障物資,筑牢疫情輸入防火墻。
落實措施嚴防死守。按照屬地管理責任,在村口、道口、小區、學校、企業門口等重點部位,設置提示牌告知疫情動態、防控要求和省市健康二維碼。進一步細化網格劃分,夯實三級網格長職責,同步引導群眾做好個人防護,持續開展新型冠狀病毒相關知識宣傳。
筑牢基層疫情防線。為確保措施有力,全鎮以組為單位,實行網格化管理,地毯式摸排,對外來返鄉人員,進行嚴格排查,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村不漏組、組不漏戶、戶不漏人。在防控疫情的關鍵時刻,全鎮15個村的黨員紛紛請戰,組織號召群眾共同參與疫情防控,形成群防群治、聯防聯控的強大合力。
統籌推進,增強發展新動能
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協調做好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設施完善配套建設,該鎮累計完成公路改造24公里,完善提升村級道路9.7公里,新修產業路48.85公里,便民橋10座,新建堤防工程2.5公里、修復堤防工程3865立方米,灌溉渠工程2公里,新建村級衛生室4個、村級活動室5個,實現群眾生產生活環境新提升。
主抓狠抓項目建設。2020年,長安鎮遴選16個包抓援建重點項目和25個紓困企業市場主體,助力實現縣域經濟增長指標“扭負為正”。全鎮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項目11個、完成投資進度2.73億元,招商引資項目5個、完成投資1.48億元,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長遠規劃發展產業。按照全縣“五個十萬”的產業發展布局,持續培育壯大特色產業,累計發展茶園2.1萬畝,建成縣級農業園區10個,發展中藥材基地3000畝、絞股藍種植基地4000畝,新建、低改茶園2300畝,種植魔芋3000畝,新建富硒食品加工廠5家、絞股藍標準化加工廠5家。2020年產茶1250噸、絞股藍850噸,實現茶飲產值5.1億元。
著力建設特色小鎮。充分挖掘特色旅游優勢資源,通過持續完善集鎮功能,豐富旅游要素,長安鎮被命名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