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曦 通訊員 王晉飛
“安康高新區優美的自然環境和優良的人文環境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這里已經成為了我的第二故鄉。”美國阿凱迪亞投資集團(ACG)董事長于海燕女士,近年在安康高新區創辦了安康生態硅谷創新工場有限公司,并將美國硅谷反滲透納濾膜技術在安康高新區實現產業化。為了讓于海燕安心創業,安康高新區向她提供了一套高級人才公寓,并給予10萬元裝修補助。
于海燕的創業故事在安康高新區不是特例。近年來,該區先后引進高層次人才團隊34個、“兩院”院士3名、高級科研專家117名、專業技術人才3300余名,全區人才總量超2.5萬人,形成了人才競相涌流聚集的“磁場效應”。
人才的活力迸發首先得益于政策的“磁吸效應”。安康高新區始終將人才作為推動發展的第一資源和核心要素,緊扣高質量發展和新安康門戶區建設人才所需,在用足用活上級人才政策的同時,充分發揮高新區的機制靈活性,不斷推出《安康高新區實施人才強區戰略助推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高層次人才引進培養若干政策措施》《優秀人才購房優惠政策》等50條獎惠人才新政,“職務發明”成果轉化收益最高90%獎勵科研人員,人才優質創新項目給予最高1000萬元科研補貼和5000萬元項目資助,上市企業獎勵價值最高1000萬元人才公寓……真金白銀支持,及時主動兌現,好政策成為人才創新創業的硬支撐。
“既要增人數,更要留人心。”事業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基礎,安康高新區不斷加快人才平臺建設,相繼建成10個國家級創新創業平臺、5個國家級重點研究機構、16個省級研究中心、3個院士工作站和4個專家工作站,先后與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大連化物所、中國人大、西安交大等31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人才戰略合作,與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建立人才定向培訓機制。
好平臺成為人才大顯身手的舞臺。經過多年培育,2020年6月,安康高新區申報的液流儲能技術創新團隊入選陜西省創戰略性頂尖團隊支持計劃。該團隊是由安康高新區高新科技企業——陜西華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組建,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張華民領銜,60多位科研骨干參與。創戰略性頂尖團隊是陜西省創新團隊中最高層次的創新團隊,液流儲能技術創新團隊獲得入選創新團隊最高的425萬元人才專項經費支持。
人盡其才、才盡其能,推動著人才項目更快轉化為經濟效益和發展勢能。目前,來到安康高新區的人才已創辦企業257家,培育高新技術企業30家、科技型企業50家、“專精特新”企業11家,企業營業總收入超500億元。依托轄區37個國家、省級創新研發平臺和一批龍頭企業,累計培養近千名商界翹楚、科技精英、能工巧匠和教學能手,培育了華銀科技、普瑞達電梯、北醫大制藥等一批行業領軍型人才企業。安康高新區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國家高新區中等水平,知識創造和技術創新能力躍升國家高新區第51位,人才創新創造驅動追趕超越成效明顯。趙杰是安康高新區從江西省引進的高級人才,主要從事鋰電池新能源正極材料研究,他帶著專利技術和資金,在安康高新區創辦了博創宏遠新材料有限公司。“來之前,據說這里是國家級貧困地區,但我到這里一看,環境出乎意料的好!”趙杰一頭扎入工作中,唯一讓他憂慮的是,妻子還在江西宜春學院工作。為了解決他們夫妻倆長期兩地分居的問題,安康高新區主動協調宜春、安康兩地主管部門,將趙杰妻子的工作從江西宜春學院調動至安康職業技術學院。
趙杰所享受的正是安康高新區為人才量身定制的“管家式配套服務”。安康高新區整合組建高級人才服務中心,瞄準問題需求“關鍵靶心”,辦好人才服務“關鍵小事”,免費為簽約人才提供“拎包入住”式高級人才公寓,全程為項目申報、戶籍遷入、子女入學、親屬就業等提供綠色通道,竭力為人才項目科研創新、專利申報、成果轉化、市場拓展等鏈接平臺資源,主動為各位人才所需的交通出行、康養體檢、廚師保姆等提供細微保障。僅人才安居工程一項,就裝修“拎包入住”人才公寓300套、兌現261套,兌現高級人才公寓9套,兌現較市場價優惠15%的商品房近400套、優惠資金500余萬元,形成了禮敬人才、厚待人才、服務人才的良好氛圍。
“推進國家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高新邏輯’,其實是如何讓高新產業、人才和要素涌流聚集的邏輯。我們將以更大氣魄、更實舉措、更強力度深入實施人才強區戰略,讓各類人才感受‘高新溫度’,提升事業高度,實現飛躍發展。”安康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羅武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