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方明寶)2018年,我市非公經濟發展再創佳績。全年非公經濟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完成59.3%,超考核計劃0.9個百分點,連續5年位居全省各市區首位。
切實加強政策引導。先后出臺《市委關于推動非公有制經濟追趕超越發展的意見》和《市政府關于促進民營經濟加快發展的實施意見》,相繼印發《工業穩增長促投資十七條措施》和《工業穩增長促投資若干政策措施》,設立5000萬元產業基金,單設1500萬元工業基金,組建循環經濟科技投資基金,出臺系列政策助推非公經濟發展。
著力培育市場主體。按照“五個一批”的發展思路,引導高校畢業生、復轉軍人、進城務工人員、外出返鄉人員自主創業,培育發展新動能。2018年,全市新增注冊各類市場主體36688戶,同比增長25.67%;其中,新增注冊企業7717戶,同比增長33.71%。截止2018年底,全市各類市場主體達17.96萬戶,其中,各類企業3.06萬戶。
全力推進招商推介。密集組織開展招商推介活動,先后赴上海、北京、廣州等30多個城市,考察拜訪華為、中興、恒大等百余家知名企業,促成一大批簽約項目。組織參加第三屆絲博會、富硒茶專場招商活動、常安產業扶貧協作懇談會等推介展會,多次開展富硒食品和包裝飲用水產業專項推介活動,通過搭建供銷平臺,促進企業發展。
持續提升園區承載。持續加大資金投入,統籌推動園區路網、電力、通訊、供氣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環保監測等公用設施建設,完善餐飲住宿等生活配套設施,園區發展承載能力持續增強。全市7個工業集中區(開發區)入選《中國開發區審核公告目錄》,成功創建省級示范工業集中區8個。全市19個工業集中區新增投資千萬元以上入園企業116戶,新建標準化廠房65.8萬平方米。
不斷強化協調服務。建立健全企業包聯制度,全面落實40個市直單位負責41戶重點工業包聯任務。繼續開展工信系統“雙百”工程,組織工信系統100名黨員干部包聯100戶重點企業,一對一解決發展難題。持續開展梯隊企業專項服務活動,組織專業服務機構,積極為企業提供人才素質提升、電子商務應用、人力資源管理等各項服務。
積極營造發展氛圍。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市促進中小企業(民營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企業減負聯席會議制度。深化“放管服”改革,組織實施“十大行動”,不斷優化非公經濟營商環境。建立涉企收費目錄清單公布制度,清理規范涉企保證金,落實人才政策降低用工成本,建立合理的工資增長機制,積極推進企業減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