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實習記者 黃慧慧)11月5日,在“第二十五屆中國楊凌農業高科技成果博覽會”開幕之際,我市在漢陽陵博物館召開“世界上最早的茶”安康秦漢古茶恢復創新產品科研成果評審會。中國農科院、省文物局、漢陽陵博物館相關領導出席評審會;副市長魯琦出席會議并講話。
評審會特邀以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副所長魯成銀為專家組組長,農業農村部茶葉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云南農業大學、安徽農業大學、陜西歷史博物館等單位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對“世界最早的茶—安康秦漢古茶恢復創新產品”品質進行現場鑒評。
據悉,產品恢復創新研發以漢陽陵15號外藏坑考古發掘的距今2150年的世界最早的茶葉實物為參考原型,通過組織茶學、歷史文化、地質考古以及營養學等領域專家,在對出土茶葉實物的時代背景、歷史文化價值、飲茶習俗和茶葉品類、茶產地、原料嫩度、加工工藝與技術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秉承復古、創新和時尚相融合的理念研發而成。
專家組品鑒后指出,秦漢古茶外形扁平端正、松緊適度、黃綠顯毫、金銀相間;湯色金黃明亮;香氣清香帶花香;滋味清醇甘甜;葉底嫩勻黃亮。其典型品質特征“金銀相間色、清醇甘甜味”。
專家組一致認為,產品研發方案科學、技術路線合理、加工工藝創新、資料齊全、產品風味獨特,產品研發很成功。建議加快該產品定型量產和產業化開發,滿足消費需求,促進安康茶產業發展、增加茶農收入,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魯琦指出,安康秦漢古茶的問世,將是開創文化文物創新史新紀元、促進世界茶文化產業再次飛躍的“文物茶”。安康將舉全市之力做大做強做亮秦漢古茶,力爭成為絲綢之路的璀璨瑰寶。讓“世界最早的茶”秦漢古茶成為享譽世界的“健康茶”,成為“一帶一路”上新的“友誼茶”,成為脫貧攻堅的“扶貧茶”,成為鄉村振興的“產業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