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順應城鎮化發展及生育政策調整需要,全面提升安康中心城區學前教育的服務能力和水平,依據《安康市區學校中長期布局建設規劃(2012—2020年)》、《“十三五”安康中心城區教育提升工程實施方案》及市人大常委會《關于對安康中心城區基礎教育規劃實施情況報告的審議意見》等要求,日前,我市制訂出臺了《安康中心城區學前教育建設規劃(2018—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指出,自“十二五”國家啟動實施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中心城區學前教育發展,通過統籌規劃、優化布局、整合資源、加大投入、改革創新、規范管理等舉措,使中心城區學前教育資源快速擴大、辦園條件不斷改善,基本讓群眾子女有園上。截止2017年,安康市中心城區160平方公里規劃范圍內共有幼兒園77所。隨著城鎮化步伐加快,城區人口快速增長,學前教育布局建設已難以適應群眾需求,存在布局結構不合理、公辦學前教育資源嚴重短缺、普惠性幼兒園占比低、民辦幼兒園辦園設施簡陋、學前教育投入不足等問題,解決中心城區學前教育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已成當務之急。
《規劃》強調:
堅持統籌規劃。堅持規劃與城市發展、學齡人口增長相適應,依據學前教育的特點和規律,按照適度超前、方便入園、配套建設的原則,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城東新區規劃建設中必須保障公辦幼兒園建設用地,舊城改造和住宅小區建設中必須按配置標準設置幼兒園,江南城區機關單位北遷騰退公共資產優先用于改建公辦幼兒園。
堅持公益普惠。強化學前教育公益普惠導向,加大公辦幼兒園的建設力度,積極扶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發展,中心城區新增學前教育資源以設立公辦幼兒園和民辦普惠園為主。
堅持因地制宜。結合中心城區規劃建設的實際,江南主城區和江北建成區主要以可用公產資源改建和小區配建為主,城東、城西、江北和安康高新區等新開發區的片區、小區以配套新建幼兒園為主,努力擴大學前教育資源總量。
堅持優質發展。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幼兒園課程建設、辦園質量監測機制建設和推進家園共育為重點,加強幼兒園內涵建設,提升薄弱幼兒園的辦園質量,全面提升幼兒園辦園等級。
《規劃》還明確了三項主要任務:
(一)加大公辦幼兒園建設力度。規劃新建東壩社區幼兒園、陳家山幼兒園、張灘鎮奠安幼兒園和水電三局幼兒園;遷建吉河鎮幼兒園和建民辦長嶺幼兒園;利用閑置校舍和資產改建關廟鎮勞動幼兒園、砂石廠幼兒園、西壩幼兒園、江北辦中心幼兒園和黃溝幼兒園;改擴建市幼兒園、市第二幼兒園和漢濱區鐵路幼兒園。新建、遷建和改擴建園舍面積4.87萬平方米及購置設備玩教具等,計劃總投資14002萬元。預計到2020年規劃項目完成后,新增幼兒班數93個,新增幼兒學位2654個。
(二)加強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規劃居民小區配建幼兒園9所,新建園舍面積5.19萬平方米及購置設備玩教具等,計劃總投資20550萬元,規劃項目完成后,預計新增幼兒班數68個,新增幼兒學位2040個。
(三)鼓勵社會力量辦園。堅持“積極鼓勵、大力支持、正確引導、依法管理”的方針,探索多元化辦園形式,支持具有一定規模、質量較高、辦園條件好的民辦幼兒園做強、做優,滿足人民群眾不同層次的學前教育需求。計劃新建、改擴建民辦園5所,園舍建筑面積1.23萬平方米及購置玩教具等,計劃總投資4440萬元;扶持認定普惠性民辦幼兒園17所,計劃投資1326萬元。規劃項目完成后,預計新增幼兒班數17個,新增幼兒學位51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