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小工廠創出新生活
——白河縣培育發展毛絨玩具文創產業促脫貧工作紀實
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阮郁 阮芮)近年來,白河全縣累計建設移民搬遷安置區37個,搬遷安置群眾2.5萬戶11萬人。如何讓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成為白河縣委、縣政府重點抓的工作之一。
2017年6月,白河縣借全市培育和發展新社區工廠東風,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堅持把毛絨玩具文創產業作為新社區工廠建設的重要載體,多方面推動新社區工廠快速發展,一個個小小的社區工廠,凝聚了人心,激發出白河人民用發展告別貧困走向富裕的熱情。
抓機遇,全縣上下齊動員
面對東部產業轉移、蘇陜扶貧協作和安康打造“毛絨玩具產業之都”的歷史機遇,白河縣委書記陳暉在縣委十五屆四次全會上強調,“大力培育新社區工程興業工程。各鎮都要加大力度,力爭發展2—3家社區工廠,走出一條農民就業、工廠發展、社區繁榮、社會穩定的良性發展之路。”
為把這項利民產業抓緊抓實,白河成立培育和發展新社區工廠暨毛絨玩具產業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縣級領導主抓、人社部門牽頭、縣鎮村三級聯動、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產業推進機制,將毛絨玩具產業發展工作納入各鎮及相關部門年度考核內容,以嚴格考核倒逼工作落實。
隨著《白河縣培育和發展新社區工廠發展意見》和《白河縣支持毛絨玩具產業發展若干措施》的出臺,全縣干部群眾的思想進一步統一,合力進一步凝聚。縣長李全成親自帶隊,先后赴江蘇、廣州、泉州等地開展招商引資,與多家客商對接洽談,目前簽訂協議15家,成功引進企業11家。其中廣州匯美思工藝品有限公司將在白河建立毛絨玩具總部,規劃建設毛絨玩具生產線12條,預計年底前建成生產線6條,全部建成后可實現年產值5000萬元以上。
此外,縣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先后多次召開辦公會議,專題研究毛絨玩具企業落戶問題;組織召開新社區工廠暨毛絨玩具產業現場推進會,進一步細化分解任務,推動全縣毛絨玩具產業發展全覆蓋。
截至目前,全縣已興辦各類新社區工廠50家,涉及毛絨玩具、電子配件、服裝、農副產品加工等多個領域,累計提供就業崗位5000余個,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1000余人,3家新社區工廠被認定為“市級就業扶貧基地”。
2018年5月,市培育和發展新社區工廠領導小組,對白河發展毛絨玩具產業助力脫貧致富給予充分肯定,指出白河縣在這項工作上成功走出了一條“白河路徑”。
抓服務,政企齊心共創業
今年3月3日,江蘇客商王小文的嘉藝玩具廠在白河縣西營鎮正式建成投產。開工儀式現場,市政府副秘書長戴胡爽、市人社局局長汪小衛、白河縣委書記陳暉等眾多領導的到來,讓見過世面的王小文有些意想不到。
王小文在白河創辦的嘉藝和雙豐兩家毛絨玩具廠,現有全套生產設備200多臺,員工160余人,采取訂單式生產,初步形成了年產500萬只毛絨玩具的規模。
“衷心感謝白河縣委、縣政府和鎮上的大力支持,真正做到了隨叫隨到、說到做到、服務周到。”王小文說。是一諾千金的保障和用心優質的服務,讓一個個“王小文”連同他們的企業下定決心在白河落地生根。
從縣政府帶頭履行招商承諾,為落戶毛絨玩具企業配套建設標準化廠房、辦公和生活配套設施,保證企業拎包入駐生產,到各鎮建立“領導聯廠、干部駐廠”的長效幫扶機制,引導搬遷群眾踴躍到社區工廠就業,為企業解決用工問題……
從建立縣、鎮、村(社區)三級創業公共服務平臺,全程保姆式服務,簽約企業當天拿到營業執照,到成立毛絨玩具創業產業培訓學校,免費培訓管理人才和熟練工人……
白河縣先后投入各類資金500余萬元,最大限度解決了企業的眼前困難和后顧之憂。
正是優良的營商環境和高度的政企互信,創造出令人驚嘆的“白河速度”:已經投產的10家毛絨玩具企業,從簽約到正式生產,最短的僅用了25天,最長的也只是40余天。
抓效益,助力脫貧奔小康
曾經的勞務經濟大縣,選擇外出務工讓“留守”“空巢”一度成為農村家庭的痛點。
而隨著毛絨玩具廠如雨后春筍般在各鎮安置社區迅速建成開工,配建的托管中心、婦女兒童之家也相繼投入使用,這讓留守老人和兒童有地方娛樂、有專人照看。農村老百姓真切感受到了生活的變化。
西營鎮新建村村民查愛蓮告訴筆者:“今年不用出去了,玩具廠辦在家門口,現在樓上居住,樓下上班,既能掙工資,又能照顧家。”查愛蓮原來在縣城一服裝店上班,孩子留守在家,每月僅掙1000多塊錢。如今到嘉藝玩具廠上班,她每月能拿到2000多元錢,還能照顧好孩子和老人。
工作穩定了,每天可以看到自己的老人和孩子,生活也有了奔頭。玩具廠員工的工資從最初每天50元的保底工資,到現在最高每天80到90元的計件工資,收獲的滋味讓務工群眾喜笑顏開。據不完全統計,已正式投產的毛絨玩具廠解決用工近700余人,其中貧困群眾300余人,實現人均增收1800元。
“新社區工廠建成后,社區居民特別是留守婦女自立自強了,好吃懶做、游手好閑的少了;文明新風多了,無事生非、打牌賭博的少了,就近就地就業,讓老百姓致富奔小康的路子越走越寬。”白河縣雙豐鎮鎮長劉娜深有感觸。
不管是在社區工廠上班,還是在家中建立作坊,小小毛絨玩具在群眾的手中跳躍著生活的希望。未來三年,白河計劃每年發展新社區工廠15家以上,力爭到2020年全縣發展新社區工廠50家以上,走“龍頭企業+社區工廠+家庭作坊+合作社”的就業模式,為更多貧困群眾提供就近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