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直行天地寬
—— 我市發展交通樞紐經濟助力脫貧攻堅紀實
安康新聞網訊(記者 卜一兵 通訊員 李成 黨世龍)乘車從石泉經漢陰至紫陽到安康,游覽石泉老街、登擂鼓臺、探尋漢王遺跡,乘船蕩漾在流水古鎮瀛湖碧波之上,順江而下,再去品味安康特色小吃,領略蜀河古鎮風貌、看水色白河,水路陸路交通運輸實現無縫銜接……這是安康交通發展“十三五”規劃中,加快建設沿江公路水路構想的美好藍圖。
一組數字:收獲與期盼
隨著210國道石泉縣城過境段、541國道石泉至紫陽漢王段、316國道旬陽至白河段路面相繼貫通以及漢江洋縣至安康航道整治工程的全力推進,安康交通樞紐藍圖正一天天變成現實。
過去的一年,安康完成交通建設投資74.63億元,占年度任務的187%。公路總里程達到2.3萬公里,位居全省第二,高速公路對市域內80%區縣覆蓋,100%的縣區通二級以上公路。安康機場將在2019年實現首飛,與西安、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空中走廊”正加快構建。全市水路交通航道里程達到680公里,其中等級航道495公里,瀛湖流水碼頭、紫陽港江南客運碼頭、漢王鎮碼頭等建成投入使用,安康船舶擁有量和水路客貨運量占全省85%以上。交通先行發展,為安康實現全面小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保障。
這一組組數字背后,承載的不止是安康交通發展沉甸甸的收獲,也飽含著交通人的辛勞和汗水。安康交通為全市實現全面小康筑建起了“三條路”:一條是連接安康與周邊大中城市的交通大動脈,是促進安康建成秦巴綜合交通樞紐、西北生態經濟強市的振興路;一條是通向全市所有鄉鎮、村組的交通“毛細血管”,惠及鄉村百姓的脫貧致富路;一條是交通運輸養管和服務水平不斷提高,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方便出行和生活充滿“美好向往”的民生幸福路。三條路如同三條舞動的彩帶,鋪設在金州大地上!
鋪就經濟發展振興路
2001年,西康鐵路開通,安康到省會西安的時間由十多個小時縮短到5小時;2009年,西康高速開通,時間進一步縮短到兩小時;2011年,十天高速安康段和陜川高速安康至紫陽段相繼建成通車;2015年,安康至平利高速公路建成通車……路通了,信息暢了,游客來了,客商到了,農產品賣出去了,經濟活起來了。
安康天貿物流城物流部負責人鄧偉告訴記者:作為第一家來安康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我們看中的是安康獨特的區位優勢和不斷優化完善的交通運輸體系。2016年6月公司一期正式營業以來,安康天貿物流城累計上繳利稅上億元,帶動10000余人就業,并對中糧、中核工業等大型企業來安康投資起到了示范帶動作用。
伴隨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安康市連續三年在規模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農村居民收入增速和非公經濟占比等主要經濟指標上領跑全省,交通運輸的大發展,為安康實現后發趕超、與全國同步邁向小康提供了強有力的基礎支撐。
在收獲了交通運輸大改善帶來的巨大紅利之后,安康交通人并沒有躺在功勞簿上自我陶醉,而是自加壓力,2018年吹響了“交通強市”的新號角,著力打造安康交通運輸“升級版”。
然而,這僅僅只是安康交通發展藍圖的一部分,未來5年,安康將建成鐵路“兩網”、高速公路“六輻射三聯線”、航空“一機場”、干線公路“一通道、三橫、八縱”的交通主干網,合力推進西渝高鐵及陽安鐵路復線建設,建成平(利)鎮(坪)和安(康)嵐(皋)等6條高速、15條1000公里的國省道及一個4C級機場、6個通用機場、一條可通行500噸級船舶、直達長江的高等級航道,將形成包括高鐵、公路、航運、航空等內暢外聯的立體綜合交通網絡。屆時,安康將融入關(中)天(水)1小時經濟圈、成(都)渝(重慶)2小時經濟圈、江漢3小時經濟圈。這必將為我市補齊短板,打造樞紐,助推安康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保障。
疏通“毛細血管”致富路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安康后發趕超,重點在農村,難點也在農村。我市有貧困村979個,農村脫貧與否,交通是首因。
在聚力交通大動脈建設的同時,安康市交通局毫不放松對農村公路的建設和完善,通過“交通+生態旅游”、“交通+特色產業”、“交通+電商快遞”等發展模式,使農村公路成為孕育致富新希望的“助推器”。
漢陰縣漩渦鎮曾經是漢陰最偏遠的鄉鎮,長期困于一隅。農民收入主要依靠務農和外出務工。隨著漢(陰)漩(渦)公路改造完成,以及楊茨公路、堰坪村道、田鳳村道等通村公路的相繼建成,漩渦及南部山區與外界的交通阻隔被打通,旅游資源得到有效開發。如今,漩渦鎮境內的鳳堰古梯田已成為安康遠近聞名的旅游名片,這里出產的有機富硒大米也成為全國各地備受青睞的搶手貨,一市斤能賣到幾十元,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香餑餑”。便利的交通運輸還催生了農村電商的發展,農村電商經營戶熊折桂告訴記者:“近幾年通過網上銷售漢陰富硒大米、野生菌、臘肉等農產品,每年能賣三十多萬塊錢,這在我們這樣的老朳頂上,過去是不敢想的!”
脫貧攻堅戰役打響后,鎮坪縣交通運輸局幫扶的是城關鎮文彩村。文彩村與縣城臨近,因李子、蓮藕、大米等農副產品而出名,但苦于交通不暢,經濟發展動力不足,群眾增收不明顯。為了打破農民脫貧的瓶頸,該局主動作為,幫助村民連通斷頭路、改造村組路、建設產業路,先后投入資金210萬元,完善了鎮村主要交通干道和村組農村公路建設改造,對3.7公里三組道路進行了水泥路硬化,架設四組便民橋1座,完成二組排洪溝1座,實現了產業道路的互聯互通。交通環境的改善,拓展了文彩農民增收的渠道。村民周賢明在沿路邊蓋起了2.5畝的塑料大棚,種植草莓,日子越過越紅火。他對駐村第一書記說:“交通方便了,草莓不愁賣,價格也不錯,我們致富有奔頭。”
2017年至2018年,安康市交通運輸局下達交通保障項目1473個。其中,2017年以省定122個當年脫貧村和市定307個貧困村為重點,下達通村、通組路項目645個,總里程2007公里,橋梁52座573延米,總投資11.28億元;2018年以鎮坪縣脫貧摘帽和403個貧困村為重點,下達通組路建設和油返砂整治項目828個,總里程2068公里,總投資97390萬元。目前建成路基3930公里,路面3381公里,橋梁497延米,完成投資20.2億元。通村通組路的加快建設,極大地豐富了安康交通運輸網絡,打通了助推群眾脫貧致富的“最后一公里”。
在寧陜縣江口鎮竹山村,村支書丁寧指著村委會后面的小河溝告訴記者,每年板栗成熟的季節,每天有十幾噸板栗從這里運出。以前都靠肩挑背扛,有的因為沒有及時運出而發霉壞掉,公路修通之后,車子直接開進去,不但解決了山貨運不出去的難題,也解放了老百姓的“肩膀”,為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群眾增收開辟了新的通道。
在交通脫貧攻堅過程中,安康交通人不等不靠,勇敢嘗試,諸多創新做法和典型經驗受到上級肯定和推廣,尤其是鎮坪縣“養護公司+精準脫貧”的養護模式,得到了省交通廳領導的肯定并批示推廣。旬陽縣積極向政策性銀行申請貸款、向對口幫扶企業申請支農融資,解決農村公路建設資金不足問題。這些破難之舉,加快了群眾脫貧致富的步伐。而安康交通脫貧攻堅工作,也在2017年年度考核和2018年上半年考核中名列全省第一。
創建“便捷出行”向往路
滿足人民群眾對交通的安全便捷出行和對生活的美好向往,一直是安康交通人的不懈追求。交通建設是基礎,養護、保暢是關鍵,做強做優公共交通和運輸物流,則更是安康交通運輸事業發展不可或缺的重點。
“修一條路,植一片綠,造一片景”。驅車行駛在S207安(康)嵐(皋)二級路上,詩與遠方在這里兼程,沿途風景美不勝收,綜合服務區、停車區等設施一應俱全,公路兩側擋墻上以秦巴漢水為素材,彰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中國畫讓人賞心悅目,這條被譽為“陜西最美公路”的省道,是安康公路精細化養護的一個縮影。
駕車驅駛在這條美麗的公路上,總會看到一支業務熟練的專業養護隊伍,不停地忙著對公路病害處理和保暢養護。安康公路人常年開展的預防性、季節性、及時性養護,使國省干線公路平均優良路率多年保持在90%以上,平均公路技術狀況指數達90。持續開展的“安康好路杯”競賽創建活動,全面加強了農村道路日常養護和應急保暢工作;“兩個納入”有效落實,使農村公路建養管水平進一步提高。
在這支隊伍中,曾誕生過全國勞模、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李德現,全國三八紅旗手張學華等先進典型,在他們身上更是集中展現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安康交通人精神。
滿足群眾美好出行需求,是安康始終堅持“公交優先發展”戰略的最好踐行。市運管局有關負責人給記者列了一串數字:僅去年一年,全市就新增公交車115輛,中心城區新增公交企業1戶,新開通和優化公交線路13條,推動公交向具備通行條件的小區和背街小巷延伸,極大提高了公交覆蓋面和群眾公交出行分擔率。城鄉客運一體化發展水平穩步提升,中心城區及漢陰、石泉、平利縣達4A級標準,100%的鎮通班線客運車,具備條件的村通客車,郵件和快遞通達村委會。江北一級貨運站、嵐皋二級客運站等一批站場相繼建成。
不僅如此,安康交通還著力提升運輸服務軟實力,開展星級服務競賽,推進信息化服務,利用手機app、自動售票終端、微信公眾平臺等手段,為市民提供路況查詢、網上購票、信息發布等便利服務。“公交優先就要公交優秀”,城市客運企業主動延伸服務,開發出一款名叫“易公交”的app乘車軟件,市民只需在手機上下載安裝,即可隨時隨地查詢所乘公交車的實時位置以及與候車亭的距離,實現“掐點”等公交。
剛剛過去的漢江龍舟節以及春運、清明、“五一”、“十一”等重要時間節點,都是公路、運管、海事航運等部門最繁忙的時節。僅去年一年,公路客運量和旅客周轉量就達3429萬人,220528萬人公里;公路貨運量和貨物周轉量完成4072萬噸,169720萬噸公里;水路運輸客運量311萬人次,客運周轉量5819萬人公里,貨運周轉量4607萬噸公里。公路客貨運輸綜合周轉量增長10.85%,位居全省前列。
大道直行天地寬。新時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安康交通人將以“十三五”發展規劃為藍本,圍繞發展樞紐經濟這一中心,緊扣“打造交通樞紐、建設交通強市”發展目標,擼起袖子加油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西北生態經濟強市鋪就寬暢、明亮、美麗的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