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劉世成
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又是經濟財富。
近年來,生活在漢濱區晏壩鎮的群眾在踐行“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的道路上,因茶致富、因茶興業,邁上了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
漢濱區委十六屆二次全會和第十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明確指出,全區未來五年要在經濟發展、產業建設上實現追趕超越、龍頭引領,要持續做大做強茶葉產業,培育一批產鎮融合、農旅融合重點鎮。目前,晏壩鎮已被漢濱區委、區政府納入茶旅融合鎮進行重點扶持,這將給陜西省茶葉協會授予“十佳茶葉產業示范鎮”的晏壩鎮高質量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戰略牽引力、政策推動力、發展支撐力。
興業致富茶業“強”
晏壩鎮位于漢濱區西南部,距安康城區29公里,境內國土總面積81.7平方公里。該鎮自然資源優越,地處安康富硒帶,林業產業比重大,且有悠久的種茶制茶傳統。該鎮結合實際,以土地流轉和農戶入股等方式,將土地向能人、大戶、企業集中,走上了集約化、規模化、園區化產業發展的新路子。
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晏壩人民就興起了茶葉種植,隨著茶農的精耕細作,這里產出的茶,不僅被當地人們喜愛,更受外界的青睞,曾在香港茶博會上獲得金獎,至今享有“千畝茶園,十里飄香”之美譽。該鎮處在安康富硒帶淺山丘陵地段,氣候溫和,空氣清新,長年云霧繚繞,境內且有兩個行政村處于瀛湖庫區淹沒區,具有自然溫棚催生茶葉早產之優勢。隨著晏壩至瀛湖洞子溝旅游大通道的貫通,借助獨特區位、悠久歷史、豐富資源三大優勢,堅持高起點定位,將茶葉產業打造為現代農業生態旅游觀光園,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茶葉產業要想做大做強,必須有龍頭帶動。隨著移民搬遷工作的深入推進,群眾陸續從兩山向城市、集鎮、社區聚集,致使農村大量土地閑置。鎮黨委、政府立足鎮情,提出“吉河一帶、喬吉河一帶、晏吉河一帶”“海龍生態茶葉示范園、山川秀美茶葉基地園、浩龍生態觀光茶果園、鈺豐茶葉產業園、浩晨畜茶循環現代園”的“三帶五園”的產業發展思路,按照“園區萬畝茶、基地萬頭豬、社區萬人住、戶均增萬元”這一目標,唱響做大做強茶業產業發展主旋律。通過招商引資企業引領、村支部帶頭示范、鼓勵能人大戶帶動的產業發展模式、農戶參與合作組織的模式,先后引進浩晨、鈺豐、浩龍、山川秀美等公司企業落戶投資茶葉發展。以土地流轉和農戶入股等方式,將土地向能人、大戶、企業集中,走集約化、規;、園區化產業發展路子。建立產業發展合作組織,完善了“公司+農戶、專業合作社+農戶、公司+合作經濟組織+農戶”的合作新機制,繼續培育龍頭、扶持大戶,高水準建設,確保發展一塊、帶動一片、受益一方,促進茶葉產業不斷壯大。預計2022年茶葉產量達150噸,產值9000余萬。
以茶為媒旅游“好”
自安康西南出城,溯清澈的漢江西上,沿瀛湖快速干道,經瀛湖庫區抵安嵐路途晏吉河大橋,左拐進入山川,新修建的晏洞公路伴隨著青山綠水,十五分鐘即可抵達晏壩鎮。正是這一便捷的交通,為定位“茶旅融合”的晏壩鎮加強旅游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礎。
文化是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和重要支撐,沒有文化底蘊的旅游只會是曇花一現,難以長久。該鎮充分挖掘整理安康富硒茶與古絲綢之路、茶馬古道形成和發展之間的關聯性和歷史故事,創新發展茶藝、茶道、茶事、茶俗,不斷提升富硒茶產業文化內涵,促進茶旅、文旅、鄉村游深度融合,深度融合生態旅游觀光、鄉土茶文化交流、茶葉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
按照“一村一品、強村大戶、龍頭牽引、集約經營”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采取產業抓園區、園區抓業主、業主抓規模的方式方法,聚力打造晏吉河沿線以茶為主的茶旅融合帶,把茶園當作景點建設,充分發掘茶文化和三產服務配套,提升和改建觀光茶園6000畝,讓農民因茶而富,讓晏壩因茶而美,產業富民,宜居宜旅。
同時,該鎮積極發展民宿、垂釣、稻魚養殖經濟,利用撂荒地治理,沿晏洞公路、晏吉河兩岸,種植油菜,打造油菜花觀賞長廊,帶火“茶宴一條街”,發展稻魚種養綜合體,叫響“飲富硒茶、住農家屋、品稻花魚、購農產品、游鄉村景”的茶旅融合特色鎮。
遵循便民利民的原則,該鎮堅持把加強基礎設施、完善功能配套作為“茶旅融合”建設的重中之重。圍繞完善“路、水、電、訊”為主的基礎設施配套,積極爭取項目,實施供水供電通信網絡、主要道路綠化亮化、文娛廣場、公廁等一批公共設施,確保游客“吃有特色、住有檔次、游有路線、購有產品、娛有去處”。
綠色發展鄉村“美”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為此,該鎮不斷深化綠色發展,扎實開展生態治理、人居環境整治,營造整潔衛生、秩序井然、安全舒適的人居環境,使晏壩鎮真正成為名副其實“茶旅名鎮”。
生態環境治理是深化綠色發展關鍵的一環。該鎮堅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扎實推進“兩美”行動、“河湖清四亂”行動以及“河長制”“林長制”“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整治破壞秦嶺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專項行動”等工作,嚴格落實森林防火工作責任制,扎實鞏固畜禽養殖污染、礦山整治成果,嚴厲打擊非法開挖河道、采砂、采礦等違法行為,全面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
人居環境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只有人居環境越來越好才會吸引游客紛至沓來。未來幾年,該鎮將持續鞏固拓展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成果,以廁所革命、垃圾處理、生活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繼續按照“點上突破、線上提升、面上推進”的思路,加強各村集中供水、污水處理、“四好農村路”、垃圾處理等項目建設。接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加快農村戶用衛生廁所改造,深入開展村莊美化、綠化、亮化行動,不斷完善村內公共照明設施,實現村內主干道和公共場所全覆蓋,切實抓好村居風貌管控工作,營造良好的旅游環境。
如今,晏壩鎮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從“茶葉名鎮”到“茶旅融合重鎮”,從踐行“兩山理論”到“兩不負論”,將全力書寫“茶旅融合”大文章,不斷推動茶旅融合建設,著眼于“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竭力繪就“硒有田園·茶香晏壩”的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