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王遠蒼)近年來,漢濱區按照省、市、區統籌安排,區直部門聯動協調,鎮辦村組抓落實工作機制,不斷加強易地扶貧搬遷基礎設施建設,培育壯大富民產業,完善社區治理機制,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社區治理取得顯著成效。目前,管理服務搬遷群眾3.4萬戶11萬余人。
健全組織體系,構建治理架構。通過單獨建立搬遷安置社區黨組織或融合、掛靠等形式實現安置點黨組織全覆蓋,同步完成68個標準化、規范化安置社區黨組織建設。同時,有序推行“321”基層治理模式,通過在農村搬遷社區的掛靠村或融合村選配網格長、城區“五大社區”單獨選配網格長的方式,形成有效網絡治理平臺。
為進一步方便易地搬遷群眾的戶籍管理工作,該區按照“原籍管好地和林,社區服務房和人”的雙重管理服務機制,及時出臺《關于實行搬遷群眾“居住簿”制度的通知》,并在全區推行搬遷群眾“居住簿”制度。進一步規范物業管理,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明確漢濱區“五大移民搬遷社區”物業服務價格政策的通知》等政策性文件,明確了城區“五大社區”和農村社區的物業費、住房維修基金收繳標準和補助標準。過渡期內,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由所屬鎮辦負責,將物業管理委托社區(安置點)所在村(社區)實行代管。對100戶以上的安置點,成立社區物業管理服務中心,在所在村(社區)班子成員中明確1名社區干部,專職負責社區管理工作。按照社區安置規模,從搬遷群眾中聘用一定數量的工作人員,負責物業費和房屋維修費收繳、安保等工作。
加強財力保障,提升服務能力。加大財政投入支持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2021年,該區從中省銜接資金中拿出2500萬元解決搬遷社區“紅白理事館”、黨群服務中心、河堤、污水處理設施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項目24個,實現全區154個安置點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全覆蓋。并投資610萬元,新建幼兒園和改擴建小學各1所,新增學位290個。
完善產業扶持,推動綜合治理。漢濱區相繼出臺支持產業園區發展政策文件,在促進農業園區提質增效過程中,著重用產業帶動搬遷群眾就業增收。同時,在98個安置社區配套建成現代農業園區、產業基地122個,通過務工、土地流轉、入股分紅、訂單收購等方式,帶動脫貧戶3000余戶。整合區域資源,優先支持安置點周邊新型經營主體,尤其是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加快提升特色農產品初加工水平,延伸產業鏈。因地制宜培育發展搬遷群眾參與度高、增收潛力大的特色產業,持續深化“支部+X+脫貧戶”產業幫扶模式,建立安置社區電商服務中心20余個,把搬遷戶融入產業發展鏈,實現收入來源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