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業務發展穩中向好
面對疫情防控、提能升級等多重挑戰,全院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找準路徑,攻堅克難,實現業務指標全面提升。年度門診診療人次首次突破100萬,同比增長37.97%;手術工作量3.09萬余臺次,同比增長34.22%;門診次均費用同比下降15.97%;住院次均費用、藥占比、耗材占比降至歷史最低。
江南院區門診樓上午繁忙的景象
二、疫情防控彰顯擔當
網格化管理落實落細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出色完成“十四運”、援冀抗疫及“兩站一場”等疫情防控和醫療保障任務。建成安康市核酸檢測基地,先后派出109名工作人員馳援西安抗疫。醫院集體和個人分別榮獲陜西省抗擊新冠疫情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陜西省抗疫工作護理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
安康市中心醫院支援西安抗疫醫療隊合影
三、改革助推高質量發展
全面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完善議事決策機制,開展法治醫院建設。堅持公立醫院公益性,不斷深化現代醫院管理制度體系建設,完善醫院“九定”方案和編制備案管理工作,29名行政中層干部調整選拔平穩到位。全面實施醫院新一輪績效改革,職工績效取得較大提升,職工滿意度再創歷史新高。
四、項目建設提速增效
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單位申報成功,2億元項目資金基本落實,至“十四五”末將成為陜南及周邊地區最具輻射帶動力的區域醫療中心。建成投用“醫療街”式過渡門診樓,“南院區新建綜合門急診樓”、“市傳染病醫院改擴建項目”等在建工程完成階段性目標,投用3.0核磁等價值6000萬元醫學裝備,引入醫用耗材智慧供應鏈服務項目(SPD)、微信小程序線上服務,推進智慧醫院建設,達到電子病歷四級水平。
安康市中心醫院新建門急診綜合樓建設項目開工
五、黨史教育禮贊百年
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大力推進為民服務,辦理“我為群眾辦實事”120件,解決患者急難愁盼問題11起。抓黨建促融合,四級“黨建+專科聯盟”逐級推進,鞏固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再上臺階。隆重召開慶祝建黨百年表彰大會,9名老黨員獲得“光榮在黨 50 年”紀念章,1人被授予陜西省優秀共產黨員,醫院獲評“全市脫貧攻堅先進單位”。
市衛健委領導為“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獲得者代表頒發紀念章
六、質量安全持續提升
以“強化醫療安全提升服務質量專項行動”、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為抓手,深度結合三類考核推動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成績持續向好。嚴格開展依法執業自查,出臺患者診療信息管理“七不準”,全年投訴同比下降26%。推進專科護理小組建設,創新開展“磁性護理”、“蜂巢式管理”,患者滿意度不斷提升。
七、學科建設不斷突破
完成“十四五”學科建設發展規劃編制,發布全市卒中急救地圖2.0版,創傷中心通過省級驗收,胸痛中心通過總部飛檢,藥物臨床試驗機構(GCP)、眩暈門診等項目順利啟動,ISO15189室間質評成效顯著。新增消化內科、婦科、麻醉科、護理專業申報第三批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
胸痛中心通過總部飛檢
八、招才引智再添動力
出臺《安康市中心醫院人才引進及培養管理實施辦法》,啟動人才培養選拔“311”工程,“十四五”期間統籌2000萬元專項人才培養資金。評選首屆“學科領軍人才、骨干人才、啟明星人才”109名,召開人才工作座談會,兌現碩博獎勵安家費164萬元。引進高層次人才34名,柔性引進上海冬雷腦科醫院專家團隊、西安交大二附院專家,啟動70名中層干部常州輪訓工作,分期選派300余人進修學習,1人獲聘專業技術一級主任醫師二級崗位。
市委編辦、市人社局領導為獲得博士學位高層次人才每人發放30萬元獎勵
九、醫療技術創新精進
完成全國首例運用氧化膜單鉚室間隔缺損封堵器進行室間隔缺損封堵手術,成功實施陜南首例獨立運用ECMO救治危重心臟病患者。支援基層開展新技術15項,院內規范準入新技術新項目125項,其中不開刀置換主動脈瓣手術、經內鏡幽門括約肌切開治療胃輕癱及新生兒先天性肥厚等19項新技術填補全市空白。
心血管內科一病區完成陜南首例獨立運用ECMO救治危重心臟病患者
十、科教協同共創佳績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通過省衛健委復檢,學員招錄工作名列前茅。申報省級科學技術獎項8項,完成安康市科技計劃立項8項,19項省、市級科研項目及富硒專項研發項目順利結題。全年榮獲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1項,市級優秀論文特等獎1篇、一等獎5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12項,發表核心期刊論文151篇,其中SCI收錄10篇。1人入選2021年度陜西省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榮獲第四屆安康青年科技獎。
醫院優秀科研人才在2021年安康市“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主場活動領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