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消費者協會2017年不斷適應消費維權新形勢,不斷創新消費維權機制,緊緊圍繞“放心消費”創建工作,建立消費維權聯席會議制度,落實部門職責,暢通群眾投訴渠道,努力營造良好的消費環境。深入開展了“網絡誠信、消費無憂”主題大型消費宣傳和“放心消費”創建萬人簽名活動,組織70家行政執法機關、行業組織和企業參加宣傳咨詢活動;開展新法律法規和放心消費知識培訓,接受培訓500余人次。突出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全市工商和市場監管機關開展以食品、保健品、農資、兒童用品、通訊器材、建筑裝飾材料等為重點的打假治劣,保護消費者權益專項執法行動,立案查處152起,銷毀假冒偽劣商品價值92萬余元,共抽檢各類商品237個批次。創新維權機制,成立了消費維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進一步加強市、縣區、鎮辦投訴中心和投訴站建設,大力推進消費維權服務站進市場、進企業、進景區、進學校、進電商“五進”工作,全市工商和市場監管機構受理投訴2100余起,辦結率達98%,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50余萬元。“放心消費”創建全面鋪開,各縣區都制定了創建工作方案,成立了相應創建機構,2017年全市10個街區和42個單位參與“放心消費”創建。
2018年全市工商和市場監管機關、消協組織,要認清大勢、統一思想、敢于擔當,全面開展“放心消費”創建工作。一是明確目標任務。深入開展以“安全放心、質量放心、價格放心、服務放心、維權放心”為主要內容的“放心消費”創建工作。二是落實責任分工,強化工作措施。各級工商和市場監管機構、消協組織要落實創建主體責任,細化責任分工,強化工作措施,進一步完善維權體系,實現消費維權投訴站全覆蓋,提高投訴舉報處理效率;開展天天“3.15”宣傳活動,在媒體和門戶網開辦“放心消費”曝光臺,發布消費警示,曝光典型案例,公示創建企業,接受社會監督;加強重點商品檢測,突出專項整治,完善舉報獎勵制度,持續開展打假治劣、虛假廣告、網絡交易、霸王條款、公共服務行業、非法傳銷等專項執法行動,凈化消費市場環境。三是加強部門配合,實現社會共治。做好“放心消費”創建牽頭工作,建立部門間協調機制;把放心消費納入企業信用監管內容,落實聯合懲戒措施,有效實現“一處違法、處處受限”;建立消費維權志愿者隊伍,聘請熱心消費維權法律界人事、社會知名人事、基層組織領導等為專兼職消費維權糾紛人民調解員,充分發揮消協組織、人民調解委員會和志愿者隊伍的作用,形成社會共治共建的局面。四是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督查考核。把“放心消費工程”納入對各縣區、市直相關部門的考核內容,進一步加強領導,建立督查檢查制度,加強工作督查,強化年終考核,保證“放心消費”創建工作順利開展,取得實效,讓市委市政府放心,讓廣大消費者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