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孫妙鴻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
2017年,我們的城市路更暢街更寬燈更明,就業創業更有保障,生活、消費環境更加安全……當一幅幅人和景美的秀美畫卷呈現在人民面前時,就會情不自禁地想到作為作者的安康市委、市政府,在永不停歇的創作路上一直把人民的期盼裝在心中,把改善人民衣食住行、生活冷暖作為素材,經歷萬般爐火淬煉,才創作出“民生溫度”的傳世杰作。
第一幅,是城市改造提升后的秀美畫卷。2017年11月12日上午,安康城區江北大道綜合改造項目宣布開工,這是2017年來繼金州路、大橋路、安康大道、興安路、巴山路、漢江河堤等綜合改造之后的又一市政改造項目。與此同時,安康四橋建成通車,安康城區交通微循壞形成。
改造,讓城市更美麗。在改造完工的金州南路、巴山路、興安路等,現代都市化街衢成為城市一道靚麗的風景;防洪堤鋪裝好的路面、改造提升的綠化帶、新換的景觀路燈,與滔滔漢江相映成趣。這幅畫創作素材來源于2017年安康“兩會”上提出了中心城市“湖城一體、疏解江南、重心北移”的發展戰略。為此,市政府專門下發了《關于加強和規范安康中心城市江南城區規劃管控工作的通知》,明確了規劃管控的范圍,強化了規劃編制審批和管控措施,通過“退、轉、改、停、禁”,讓安康城區更靚麗。
第二幅,是市民綠色出行圖。 2017年11月1日,安康新增20路、21路、22路、23路、25路5條公交線路,首批投入50輛純電動公交車。至此,安康中心城區已開通公交線路17條,投放清潔能源天然氣公交車186輛。同時,為了保障電動車正常行駛,我市在安康江北公交總站設立了30個充電樁,車輛充電2小時就能行駛130至150公里。這批公交車的投入,除進一步緩解城市通行壓力,助推江南江北一體化發展外,標志著安康在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廣新能源汽車運用方面又邁出了堅實的步伐,更大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
除了公交出行外,安康2017年又新增了1000輛公共自行車,至此,安康公共自行車租車點達90個,自行車2200余輛。公共自行車站點覆蓋范圍“南至香溪旅游文化廣場、西至城西客運站和城投西津城、東至興華建材市場、北至漢江四橋北側”。同時,市民可用微信、支付寶等方式辦理租車還車業務。
安康還加大交通整治力度,嚴懲各類涉牌、涉證、酒駕、醉駕等交通違法行為。從2017年8月1日起,對九座以上客運班車、1.5噸以上貨運汽車、低速載貨汽車、拖拉機、三輪車等,禁止駛入東壩漢江大橋(四橋)以西、南環干道以北、漢江三橋以東、江北大道以南等區域以內路段。
第三幅,是群眾創業奔小康圖。2017年,安康市各級人社部門將就業扶貧作為“重中之重”,走出一條“新社區+新工廠+貧困戶”的就業扶貧新模式和“龍頭企業+基地培訓+定向輸出+就業安置”的紫陽“修腳”技能扶貧新路子。截至2017年10月底,全市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63.64萬人,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8.77萬人次,已建成各類“社區工廠”101家,吸納就業2638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就業646名。“社區工廠”就業扶貧模式被國務院扶貧辦和國家發改委列為經典扶貧案例,先后榮獲“首屆全國創業就業服務展示交流活動優秀項目獎”、“最具人氣獎”。
第四幅,是安全消費圖。2017年,安康不斷優化改善消費環境,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并在全市開展了以消費“安全放心、質量放心、價格放心、服務放心、維權放心”為內容的“誠信經營放心消費先進單位”創建工作,推進消費維權協同共治,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2017年12月20日,市商務局、市創文辦、市食藥局對14個單位“誠信經營放心消費先進單位”進行了公示。
第五幅,是百姓安全圖。2017年,安康全力創建全國綜治優秀市,深化“破小案、暖民心”、“三個精準防范”長效機制,將打擊的鋒芒始終對準“盜搶騙”、“黑拐槍”、“環食藥”、“黃賭毒”這些群眾反映強烈的社會突出問題,打響侵財犯罪殲滅戰、突出問題清剿戰、藍天保衛戰和舌尖上的安全保衛戰。堅持“破案必追贓、贓物必返還”的做法,多破案、快破案,多追贓、快返還,深化破小案暖民心活動,公眾安全感保持全省領先。我市陽光警務執法辦案公開工作經驗被公安部推廣,市公安局《刑事案件法制部門統一審核、統一出口工作規定》被公安部評為全國優秀執法制度。
第六幅,是弱勢群體幸福生活圖。2017年,安康進入國家林業局中國林業與環境促進會、中國健康養老產業聯盟、標準排名城市研究院聯合發布的“2017中國養老城市排行榜50強”名單,這是西北地級市唯一入選的城市。為了應對人口老齡化,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安康啟動建設10個生態健康養老園區,推動10縣區老年公寓連鎖運營,建成城市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48個、農村互助幸福院550個,全市平均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數為60張,躍居全省第一。
2017年,安康完善低保、五保、醫療等救助體系,將計劃生育特困家庭和“失獨”家庭納入特別救助范疇;支持紅十字會、慈善協會、義工聯等公益組織發展,建立志愿服務激勵機制,壯大志愿者服務隊伍,讓愛心涌動秦巴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