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江波)6月上旬,陜西省人民政府對2017年度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先進縣(市、區)進行了通報表彰,旬陽縣被表彰命名為2017年度“生態建設強縣”。這是繼該縣成功創建為“國家生態示范區”后,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近來來,該縣牢固樹立“生態環保高于一切”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生態環境好”作為建設陜西強縣的一個重要指標寫入縣十五次黨代會報告,不斷深化“生態立縣”戰略,實施綠色循環發展,形成“資源—產品—再生資源—再生產品”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并深入貫徹執行《陜西省秦嶺生態保護條例》,強化秦嶺生態保護區內企業嚴格監管。大規模開展植樹造林和生態綠化,積極創建生態園林城市,近年來累計造林31萬畝,全縣森林覆蓋率55.73%,林木綠化率72.19%,綠色循環經濟在全縣GDP中占比達60%。投資近4億元實施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項目26個,實現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較2007年下降15%目標任務。圍繞農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和畜禽養殖污染治理等重點,著力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建設,致力解決農村環境“臟、亂、差”的現狀。已創建并獲命名省級以上生態文明鎮14個、生態文明村8個、綠色文明示范工程單位2個,縣、市級生態文明鎮21個、生態村231個、綠色文明示范工程單位45個。
該縣將環境保護工作作為全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快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一環,向全縣提出“GDP要為生態環保讓路”的剛性要求,以環境質量改善為重心,靶向施策,大力抓好污染減排、漢江水質保護、大氣污染防治、環境監測監管、生態文明創建、環境宣傳教育等工作,環境監測監管能力不斷提高,建立了環保“督政、督企”雙向作用機制,生態環境治理更加智慧,典型帶動、分工負責的模式初見成效,縣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國家級生態示范區成果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深化。蜀河、旬河入境和漢江出境斷面水質持續保持在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Ⅱ類及以上標準,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環境空氣質量達到上級考核要求;環境噪聲和道路交通噪聲等效聲級控制在國家標準以內;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和縣城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以上;縣城區煙塵控制覆蓋率100%;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95%;建立危險廢物處置工作臺帳,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