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紫陽縣雙龍村的板栗樹林里沒有了往日的寂靜,熱鬧了許多。
一大早,安康市天然林保護管理中心專程邀請板栗種植專家,為從四面八方趕來的村民講解栽植技術,手把手地向村民們傳授板栗嫁接要領。村民們看得認真、聽得專心,不時詢問有關技術問題,部分村民還主動要求親自動手操作,讓專家在一旁指導。現場學習氛圍非常濃厚。
開春以來,在安康的廣大農村,隨處可以看到市林業部門技術人員的身影。“開展核桃品種地方改良,建設良種繁育示范園,對于穩定安康核桃品質、穩定提高產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將有效解決目前安康核桃品種雜、效益低等問題,是一項惠及廣大農戶的民生工程。”據市林業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陳文普介紹,今年安康市林業局緊抓春季有利時機,動員組織市直林業系統技術專家和骨干力量,分赴縣區脫貧攻堅第一線,為當地群眾開展地方核桃良種繁育技術指導,幫助貧困林農提高致富本領。
紫陽縣高灘鎮蓼壩村發展核桃產業已有十多年,但核桃樹掛果后產量偏低,品質較差,經濟效益不是很好,林農慢慢失去了種植核桃樹的積極性。市林業技術推廣中心的技術干部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第一時間安排專家到現場查看診斷,專門為村里買來安康本地的優良核桃品種枝干,并聯系聘請了7名專業嫁接師,在蓼壩村連續5天為村民進行優良品種義務嫁接和技術指導。
面對熱心幫助村民的林業技術干部,村民靳廷甲激動地說:“過去家里的核桃樹出了問題,都不知道該如何解決。通過這次技術培訓,我不僅學會了核桃樹嫁接改良技術,而且以后再遇到難題,也不用擔心無人咨詢了。”
據了解,為充分發揮林業科技在生態脫貧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安康市林業局結合山林經濟示范市、縣、鎮、村創建和山林經濟扶貧示范點建設,對接貧困村涉林產業技術需求,集中市林業技術單位優勢力量,組成生態脫貧技術服務團。市林業局按照當年計劃脫貧村技術培訓全覆蓋的原則,圍繞特色涉林產業苗木栽培管理技術,抽調林業專業技術人員,進村莊、入園區,廣泛開展林業技術培訓,幫助提升林業特色產業技術、管護水平,促進貧困村生態經濟發展,帶動貧困戶脫貧增收。
安康市林業局局長陳揚斌說,林業部門不僅要繼續做好各項生態扶貧工作,更要在提高貧困戶自身發展能力上下功夫。今年,安康市將在有發展林業產業基礎的貧困村,精心挑選一批有基礎、有意愿、有潛力、能教學的林農,通過開展點對點培訓,讓每人熟練掌握2種到3種林業實用技術,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鄉土人才隊伍,使這些林農在滿足自身發展的同時為其他鄉親提供服務和幫助,促進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