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本兼治促長效
——寧陜縣全力抓好脫貧攻堅問題整改
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譚海波 楊寧 李兵)自脫貧攻堅問題整改工作開展以來,寧陜縣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問題導向,以直面問題、糾正問題、促進工作的務實態度,對中省市各級反饋的問題全面進行自查整改,匯聚了推動全縣脫貧攻堅工作目標任務落地生根的強大合力。
八個到位補齊脫貧短板
5月6日,寧陜縣委召開常委會議,研究貫徹落實全省整改動員部署視頻會議精神;5月7日,寧陜縣政府召開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關于14個方面40個問題整改工作;5月21日晚,寧陜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兩房”兩超問題專項整改工作;5月23日,寧陜召開全縣脫貧攻堅問題整改推進視頻會議,就當前整改工作作了具體安排……
面對脫貧攻堅工作存在的問題,寧陜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先后多次召開會議,專題審定《寧陜縣2017年度脫貧攻堅工作問題整改實施方案》,對整改工作提出明確要求,縣級領導紛紛沉入基層,“解剖麻雀”,確保全縣脫貧攻堅問題整改工作高質量完成。
該縣采取問題清單、任務清單、責任清單“三張清單”形式,實行每一項整改問題落實一名縣級領導包抓、落實一個行業部門牽頭、相關單位配合、各鎮負責落實機制。逐項明確了整改責任、整改要求、整改時限,建立了整改臺賬,對賬銷號,做到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真改實改、全面整改。
寧陜專門成立了問題整改領導小組和整改辦,抽調專人組成了11個專項督查指導小組,對各鎮、各部門問題整改工作進行面對面督查指導,形成問題整改臺賬,進行銷號管理,堅持分類整改。同時,通過“紅黃綠”跟蹤管理平臺,將問題整改情況在縣城廣場電子屏上進行晾曬督促,對整改過程中態度不端正,工作不扎實,走過場的,對責任人堅決通報問責,存在重大問題的果斷交辦并實行責任倒查,做到以問責促整改。
據悉,從今年4月以來,中省市累計轉辦寧陜縣脫貧攻堅整改問題211個(含縣級自查4個)。經過對標自查,縣級層面具體存在114個問題需要整改。截至目前,已整改95個,正在整改19個。
三個結合提升干部素質
寧陜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切實增強對抓好問題整改的政治性、緊迫性、全局性的認識,堅持旗幟鮮明講政治,雷厲風行勇擔責,堅持注重三個結合,全力以赴抓好整改落實。
結合本次問題整改工作,該縣專門制定了《寧陜縣脫貧攻堅干部培訓實施方案》,對全縣黨政領導干部、扶貧系統干部、貧困村“四支隊伍”和非貧困村駐村工作隊員三個層次進行集中輪訓,選派相關部門主要領導參加蘇陜對口聯建科級領導干部能力建設培訓班,組織部分鎮班子成員、鎮村干部、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以及致富帶頭人,赴華西村參加“三支隊伍”建設培訓班,組織部分第一書記和相關脫貧干部前往常州參加農業產業發展、電商扶貧、鄉村振興和美麗鄉村建設專題培訓班。截至目前,全縣開展各類脫貧攻堅干部培訓達到12704人次,開展脫貧攻堅調研活動22次,形成調研報告5篇,累計投入資金117萬元。
寧陜堅持問題導向,通過整改問題推動“兩業”、“兩房”、項目建設和民生保障等重點工作,確保重點工作有序推進。逐村逐戶明確產業扶貧方向、制定幫扶措施,修訂完善產業脫貧及獎補辦法,將貧困戶產業勞務、園區建設、主體培育、品牌建設、電商營銷等納入獎補范圍。開展產業技術、職業農民、實用技能培訓18場次,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1035人,建成21個安置入住貧困戶1009戶2927人。與揚州毛絨玩具協會、愛多寶等多家企業達成了合作意向,認定社區工廠2家,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76人。完成危房改造366戶。119個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項目已全部開工,總投資2.59億元,累計完成投資1.69億元,占計劃總投資的65.37%。全面實施“兩線合一”“兩院合一”,新增農村低保40戶109人、五保對象5戶5人,無法依靠產業、就業脫貧的家庭政策兜底全覆蓋。
結合扶貧領域作風問題專項治理活動和干部提升工程,寧陜縣印發了《扶貧領域作風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對各鎮各部門開展了以“推、拖、繞、卡、拿、要”為主要內容的自查活動。對在脫貧攻堅工作中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違法違紀行為,實行不隔天、不過夜從快從重處理。今年以來,縣監委共受理扶貧領域作風問題22件,其中給予組織處理約談9件、誡勉6件,黨紀處分警告4件、嚴重警告2件,政紀處分記過1件。
五項機制強化組織保障
“金川鎮凡是與脫貧攻堅有關的事情抓不好就是我的責任。”在日前召開的金川鎮脫貧攻堅推進會上,作為該鎮的聯鎮縣級領導,縣政協主席吳大芒面對全體干部這樣表態,而這正是該縣建立推進脫貧攻堅工作機制的內容之一。
寧陜縣結合自身實際,建立完善了“五項機制”,建立指揮部機制,成立由縣委書記掛帥的脫貧攻堅工作指揮部,抽調30名干部充實指揮部辦公室。建立指揮部議事規則,經常性召開聯席會解決重點難點問題,統籌推進工作;建立責任落實機制,開展“縣級領導聯鎮、縣直部門包村、黨員干部包戶,定目標、定責任、定標準、定措施”的“三包四定”幫扶行動。縣級干部每人包抓一個鎮、一個貧困村、帶頭幫扶4戶貧困戶;建立目標考評機制,將脫貧攻堅實績作為鄉鎮和部門考核的主要內容和干部選拔使用的主要依據,對成績突出的予以褒獎,完不成任務的“一票否決”。推進建立群眾評議和第三方評估的脫貧實績考核評價機制;建立督查問責機制,健全督查巡查機制,重點督查工作精力是否集中、政策是否落實、資金是否到位、措施是否精準、效果是否明顯,對落實不力的嚴肅追責;建立投入保障機制,積極整合財政涉農資金,形成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合力,重點到鎮到村到戶。
該縣完善修訂了《寧陜縣脫貧攻堅“四支隊伍”選派管理辦法(試行)》,對人員選派、工作職責、日常管理、考核獎懲、保障措施等方面進行了全面規范,調整充實了40個貧困村第一書記,建立脫貧攻堅工作隊隊長負責制,任命498名組成人員,94個包幫部門包抓71個有脫貧任務的村或社區,1900多名縣鎮村干部結對幫扶全縣所有貧困戶,形成了臨時黨支部抓總、第一書記協抓、駐村工作隊和包村干部抓幫扶、村組干部抓落實的協調聯動機制。
截至2017年底,全縣還有貧困村34個,貧困人口3847戶9028人,貧困發生率為15.2%,2018年底預脫貧25個村。在抓好問題整改工作的同時,寧陜全縣上下搶抓中辦定點扶貧機遇,咬定目標不放松,苦干實干加巧干,以踏石留印、抓鐵留痕的勁頭狠抓落實,確保高質量按期實現脫貧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