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云
我讀《梁家河》一書,體味最深刻的是全書貫穿的關于人民中心的邏輯關聯。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核心,是馬克思、恩格斯用以觀察人類社會發展的起點和一以貫之的思想紅線。
在馬克思經典作家那里,人民中心不僅是一個政治倫理概念,也是一個經濟、社會、文化倫理概念。縱觀科學社會主義發展史,人民性始終是共產黨人艱苦奮斗、奪取政權、發展民生的理論和行動的邏輯原點。人民性,也正是馬克思主義和非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區別所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自由資本主義,也正是在人民性這個大是大非問題上,顯出高下優劣之分。
我們黨的新聞輿論宣傳工作的動力之源,就是無處不在、充分體現、以為標準的人民性。在這里,黨性與人民性實現了高度統一,散發著獨特的新聞價值魅力,是我們觀察新聞事實、展現新聞價值、活躍新聞傳播的思想行為的邏輯原點。以人民性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核心要義,是黨對新聞輿論宣傳工作的根本要求。人民在哪里,新聞就在哪里。人民的愿望,就是新聞的價值所在。到人民中去,就是扎進新聞的富礦。《梁家河》一書,是一次成功的主題宣傳策劃,而這本書的表現方式,擺脫了過去那種高大全、理性有余、情感不夠的習慣性寫法,方法樸素,接地氣,通人心,讓事實本身場景本身說話,田埂堵水,情理服人,讀之讓人想到很多,思接歷史、現在和未來。這也給我們從事新聞輿論宣傳工作的同志以積極的啟示。特別是我們安康日報今后的理論學習宣傳、重大典型宣傳,要以《梁家河》的優秀手法為借鑒,讓理論和典型回歸生活本質,回到火熱的實踐中來,接入更多的安康地氣,把黨的理論指導下的安康追趕超越的偉大實踐和生動經驗挖掘好、傳播好。
讀《梁家河》,做忠誠人,立成才志,建崗位業。讀懂梁家河,長新聞精氣神。我們要堅持持續開展新聞“走轉改”活動,深入到改革開放、創新發展的一線去,眼觀、心感、手寫安康火熱的追趕超越的風雨際會,讓新聞帶著泥土的芬芳,帶著勞動者、創造者的體溫,帶著廣大人民群眾最真實的顏值,帶著建設西北生態經濟強市奮斗的希望。我們要堅持開展新聞團隊建設素質提升工程,增強新聞從業者的職業榮光和職業使命感,用激勵的機制、責任的意識、與大時代同步的姿態、與安康發展同頻共振的自覺,建設出一支能吃苦、有耐心、多能力、出精品的編輯記者隊伍,努力把安康日報安康新聞網這個安康重要的新聞宣傳輿論高地守護好、建設好、作用發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