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揚勞模精神 聚力攻克深度貧困
——漢濱區總工會
各位領導、同志們:
根據會議安排,現將漢濱區總工會近年來開展勞模助力脫貧攻堅工作情況向大家做一簡要匯報,我匯報的題目是:大力弘揚勞模精神,聚力攻克深度貧困。
一、我區的基本情況
漢濱區地處秦巴腹地、漢江中游、南水北調主水源地。全區總面積3646平方公里,轄25個鎮、4個辦事處,395個行政村、100個社區,總人口102萬,人口數量約占全市三分之一,其中農業人口79.87萬,是典型的涉農大區,也是全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秦巴山片區、國家扶貧重點縣(區)、革命老區、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和全省 11 個深度貧困縣(區)之一。扶貧對象核實和數據清洗后,全區有貧困村231個,貧困人口 41094 戶128761人,貧困發生率 16.12%,其中省定深度貧困村 45 個,貧困人口為 8872 戶 29948 人。貧困面積大、貧困程度深、脫貧難度大是全區的基本區情。經過2016、2017兩年的辛勤奮戰,全區已脫貧摘帽30個村,脫貧11617戶40336人。目前還有201個村29477戶88425人未脫貧,脫貧攻堅任務依然艱巨。
我區現有各級勞模214人,其中國家級勞模和先進工作者5人,省級勞模28人,市級勞模30人,區級勞模151人。目前,全區參與脫貧攻堅的各級勞模共計40人左右,其中參與產業扶貧的勞模代表有10人。據統計,截至目前,參與產業扶貧的區內各級勞模總計流轉土地21300余畝,幫扶貧困戶1795戶,共計5035人,提供和解決勞動就業崗位5140個,組織各類技術培訓200多場次,累計培訓9000余人次,帶動貧困戶年人均增收4000余元,兩年來,通過精準幫扶帶動1087戶3261人順利實現脫貧。
二、 主要做法
1.提高站位,超前謀劃。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區總工會主動融入脫貧攻堅工作大局,堅持將助力脫貧攻堅作為統攬工會工作全局的頭等大事來抓,積極探索工會助力的結合點。2016年初,在經過反復調研和論證的基礎上,明確提出了“弘揚勞模精神,助力脫貧攻堅”的工作思路。如何讓勞模精神在脫貧攻堅中閃光,區總結合全區實際,研究制定了開展勞模助力脫貧攻堅行動實施方案。為全面推動工作落實,2016年“五一”前夕召開勞模座談會,邀請區委、政府領導出席并指導會議,向全區各級勞模發出了助力脫貧攻堅的倡議,這一舉措,得到了省市總工會的充分肯定。
2.精心部署,廣泛動員。及時組織召開全區基層工會主席專題會議,精心做好動員部署,確保上下聯動,推動工作在基層落地落實。堅持通過每年召開勞模助力脫貧攻堅座談會,聯合陜西工人報、安康日報、漢濱時訊等媒體宣傳勞模助力脫貧攻堅先進事跡等多種形式,廣泛深入地做好區內各級勞模投身脫貧攻堅工作的組織、動員和宣傳,切實凝聚了強大的工作合力,營造了濃厚的工作氛圍。
3.精準施策,深入推進。認真開展勞模摸底工作,建立區內各級勞模參與脫貧攻堅工作數據庫,組建了由16人組成的全區產業勞模服務團和專家技術勞模服務團,充分依托勞模各自優勢,開展精準幫扶。一是依托經營主體勞模優勢,推動產業落戶貧困鎮村,實施產業扶貧,建立與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通過安置就業、入股分紅、創業幫扶、技術扶持等方式,帶動貧困村經濟發展和貧困戶穩定增收。二是發揮專家技術勞模優勢,實施對貧困村農業產業發展的“一對一”的技術幫扶,重點做好茶葉、核桃、獼猴桃、大棚蔬菜、特色養殖等方面實用技術的培訓、指導和服務工作,較好地破解了貧困村產業發展技術瓶頸和難題。同時,還充分發揮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勞模作用,廣泛開展健康、教育、金融領域扶貧。幾年來,區內各級勞模特別是經營主體勞模投身脫貧攻堅工作成效顯著,如區勞模劉春波跨區域到深度貧困村葉坪中心社區流轉土地建設獼猴桃園區1000余畝,修建獼猴桃儲藏保鮮加工廠房500余平方米,帶動貧困戶50余戶,2017年底向貧困戶分紅90萬元。楊忠、王衍成、劉瑞紅、陳榮堂、潘建龍、唐甲升等省市區勞模大力實施產業扶貧,有效帶動了全區近2000戶貧困戶實現穩定增收,他們發展建設的“陜茶一號”、京康農業、瀛天核桃、忠誠蔬菜已成為了省市區“三變改革”的樣板和示范。
4.正向激勵,增強動力。探索和建立了勞模助力脫貧攻堅工作激勵機制,堅持將評選勞模和各類先進典型傾斜于脫貧攻堅一線人群,2016年以來,在省市勞模評選和省市黨代表、人民代表推薦中,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做出優異成績的勞模占相當比例。今年3月中旬,區委召開的道德模范和最美漢濱人評選表彰頒獎大會上有3名勞模榮獲最美漢濱人榮譽稱號,切實激勵了勞模助力脫貧攻堅的內生動力。另外,還聯合陜西工人報、安康日報、漢濱時報開辟“勞模助力脫貧攻堅在行動”專欄,深度宣傳勞模助力脫貧攻堅事跡,真正讓勞模扶貧的名聲“亮”起來、形象“立”起來、影響“大”起來。
5.強化協調,抓好服務。按照“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的產業發展思路,積極主動與區扶貧部門、“八辦兩組”就產業脫貧、產業引進等方面著力做好協調,努力推動經營主體勞模產業落戶貧困鎮村。針對推進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困難和問題,兩年來共協調以公路為重點的基礎設施、產業園區配套設施、公共服務等項目20余個,產業幫扶資金3000余萬元,切實解決了勞模的后顧之憂。
三、今后的工作打算
目前,區總工會在勞模助力脫貧攻堅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成效,也得到了區委和省市總工會的充分肯定,但當前我區脫貧攻堅面臨的工作任務依然艱巨。今后我們將以本次會議為契機,認真總結,積極借鑒兄弟縣區的好經驗好做法,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持續深化、提升勞模助力脫貧工作的方法和措施,在助推全區45個深度貧困村脫貧攻堅工作中精準發力。一是著力抓好示范帶動。緊緊圍繞打造勞模產業扶貧示范基地,進一步動員經營主體勞模跨區域進入深度貧困村發展產業園區,在原基礎上再培育產業示范園5個以上,同時,再添措施,再鼓干勁,自我加壓,持續用力把區總工會包聯的葉坪鎮打造成全區深度貧困村脫貧攻堅的典型。二是進一步發揮勞模技術服務的作用,做到45個深度貧困村產業技術培訓全覆蓋,利用好工會技能培訓中心陣地,培訓建檔立卡在冊貧困戶剩余勞動力200人以上,實現再就業100人以上。三是要持續做好宣傳,充分運用工會宣傳陣地,借助各大新聞媒體和現代傳媒手段,繼續開展系列宣傳報道,集中宣傳新時期勞模精神和勞動精神,宣傳推廣區內各級勞模助力脫貧攻堅的成功經驗和做法,充分發出工會組織的聲音,展示勞模扶貧的風采,為持續深化勞模助力脫貧攻堅行動營造更加濃厚的氛圍。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