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茶產業促脫貧攻堅
——漢濱區勞動模范 陳榮堂
我叫陳榮堂,漢濱區牛蹄鎮土坪村人,中共黨員,京康公司創始人,現任安康市京康現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顧問,安康市茶業協會會長。2016年6月,榮獲“漢濱區勞動模范”榮譽稱號。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是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部署。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重點攻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任務,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在脫貧攻堅地大決戰中,作為一名勞模和企業負責人,深知自己所擔負的社會責任和社會義務。我充分發揮自身各方面的優勢,積極參與脫貧攻堅主戰場,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實際行動上我主要依托京康公司積極發展茶產業參與扶貧工作,通過產業幫扶、示范帶動、公益幫扶多種形式的實施路徑,實現帶動了貧困地區人口穩定脫貧。
一、產業帶動,助力脫貧
2012年12月,我組建成立了安康市京康現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公司注冊資金1億元,是集種植、養殖、加工、銷售、生態旅游開發為一體的股份制企業。公司稟承“回報社會,建設家鄉”宗旨,采用“公司+基地+專業合作社+貧困戶”的方式投資5.2億元,流轉土地4000畝建成高標準示范茶園,發展標準生態茶園6000畝,輻射帶動生態旅游、名貴花果種植、特色養殖等綠色、綜合循環產業的發展,打造特色茶旅小鎮,實現茶旅融合。
為帶動更多的貧困人口順利實現脫貧,我公司通過土地流轉、園區務工、合作建園、物資扶持、收購農產品、股權收益分紅等措施,帶動牛蹄鎮建檔立卡貧困戶760戶,貧困人口2555人實現了脫貧,取得了顯著成效。通過產業發展,用5年時間帶領家鄉父老增收1000多萬元,已帶動210戶、1064人擺脫了貧困。僅2017年一年,就帶動漢濱區牛蹄鎮550貧困戶1491貧困人口增收139.18萬元,戶均增收2530.50元。
在實施產業扶貧項目的同時,我還積極參與教育扶貧和基礎設施建設中。近年來,我資助貧困家庭學生30多名,為牛蹄中學捐助校建資金28萬元,并修建了現代化的微機室,統一配置了30多臺全新的計算機。投資60多萬元在牛蹄河修建了土坪大橋,投資50多萬元改造土坪村、高田村等村級公路。
二、利益聯結,農企共贏
為了徹底改變家鄉貧窮落后的面貌,帶領家鄉人民共同致富,我帶領“京康人”不斷創新利益聯結模式,積極探索產業精準扶貧的新路子,建立貧困戶長效增收機制,完善農民專業合作社經濟組織,實現了農企共贏。
一是確立了產業精準扶貧模式。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園區)+農民專業合作社+能人+農戶”模式,多層面、全方位開展產業精準扶貧,通過土地流轉、園區務工、合作建園、物資扶持、收購農產品、股權收益分紅等措施多措并舉,多渠道帶動貧困戶增收。二是激發了貧困戶內生動力,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公司帶動成立了7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吸引能人回鄉創業、年輕勞動力回流,幫助陳福興、陳洲等群眾回鄉在京康農業園區周邊發展種、養殖業,積極吸納當地貧困戶在公司就業。三是積極吸納貧困戶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建立利益聯結長效機制。積極吸納貧困戶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等方式,讓貧困戶分享茶園建設、管護,茶葉鮮葉采摘、加工、銷售等環節的收益。合作社每股2000元,貧困戶可交500元,公司配1500元股本金,按合作社章程規定分紅;如無分紅條件,則保證貧困戶年收益3%-5%。
下一步,我將繼續做大做強優質茶產業,大膽創新、積極探索,重點研發培育新產品,發展特色富硒食品產業和生態觀光旅游,實現茶旅深度融合,將家鄉打造成集生態旅游、休閑觀光、品茗養生為一體的世界頂尖特色茶旅小鎮,竭力為產業精準扶貧試點創出一個可持續、可復制的模式,全力帶領貧困戶打贏脫貧攻堅戰,為家鄉早日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目標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