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促脫貧 勞模做貢獻
——漢濱區勞動模范 劉春波
我叫劉春波,37歲,漢濱區五里鎮劉營村人,現任安康市漢濱區綠盈蔬菜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2016年被漢濱區委、區政府授予漢濱區勞動模范。
2011年,在政府的協調下,我流轉1200畝土地,建起了1800余平方米的溫室育苗大棚,成立了漢濱區綠盈蔬菜農民專業合作社,吸納了85戶貧困戶加入合作社組織。主要種植蔬菜、獼猴桃、狗頭柑、葡萄和花卉。在助力脫貧攻堅大局中,我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帶動周邊農戶發展蔬菜800多畝,常年在合作社務工農業工人50名,年增加農民勞務收入60多萬元。
在精心種植1200畝大棚蔬菜和水果基地的同時,我又開辦了安康市黑牛富硒種植業有限公司。看到企業來了,村子留下的婦女、老人便陸續來到我的蔬菜種植基地務工。為了幫助貧困農戶,我優先選用貧困家庭的勞力,女工每天給予70元的工資,男工則可拿到100元。村民不用出遠門,在家門口便可拿到一筆可觀的收入。種植基地附近的移民安置小區的農戶也來了,要么跟著學種菜,要么在基地務工。現在,我的種植基地年產無公害蔬菜3000多噸,產值600余萬元,帶動周邊農戶發展蔬菜800余畝,常年在合作社務工貧困婦女60余名,占總務工人數一半以上,年增加農民勞務收入60余萬元。
為了不辜負榮譽,幫助更多的貧困人口發展,去年,我將種植基地擴展到距離城區近4小時車程的葉坪鎮,流轉土地1300余畝,種起了獼猴桃、李子和柿子,并接手了鎮上原有的168戶全是貧困戶的“誠鴻現代科技農業工業園區”合作社。
劉繼成是葉坪鎮中心社區村民,年近60歲。以前,老劉和兒子依靠外出打散工維持生計,日子也還過得去。不幸的是,在一次務工中,兒子受了重傷,家里還有一個殘疾弟弟,劉繼成不得不在家,靠種地維持生活。自從我的種植基地來到葉坪,劉繼成一次性把家里12畝土地全部流轉給了合作社,每畝地每年可收取300元地租。同時,劉繼成還被我聘到園區,專門負責看護整個園區,一年給予不少于5萬元的工資。平時園區修路、開溝等小工程,也讓劉繼成干,徹底解決了老劉一家的貧困問題。
像劉繼成這樣在我的幫助下,擺脫貧困走上致富路的村民還有很多。僅去年冬天3個月,就支付葉坪農戶務工費用78萬元。由于種植業見效慢,獼猴桃等水果需要兩三年才掛果,待見效益后,合作社將留下中心示范區,剩下的種植區將采取村民自愿的方式劃分給各家各戶自行管理,合作社將免費提供技術指導,果實成熟后公司將按照市場價統一收購,這樣的話如果一個家庭劃上10畝,一年的收入可達到10幾萬元,想不脫貧都難。
下一步,我將認真貫徹落實全市勞模助力脫貧攻堅表彰會精神,發揮勞模在產業扶貧的示范帶動作用,切實履行好勞模社會責任,建設以獼猴桃、黃桃深加工為主的包裝車間、烘干車間和保鮮庫等工廠,將更多的農產品包裝銷往全國各地。同時,我打算在劉營村建設一個生態養老中心,到時候又能解決一大批貧困人口就業,帶動更多的人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