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魔芋合作社 帶動群眾齊脫貧
——漢陰縣勞動模范 陳守林
我叫陳守林,生于1962年12月,大專學歷,中共黨員,現任漢陰縣盛發魔芋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法人),先后榮獲漢陰縣第四屆“勞動模范”、陜西省農業產業化工作先進個人。
我經歷過漢陰1998年和2008年兩次規模種魔芋的失敗,對血本無歸的群眾談“魔”色變印象至深,對企業發展受制原料不足更有切膚之痛。對如何帶動群眾通過產業脫貧,我認為“企業+合作社+貧困戶”是一條行之有效的發展路徑。
一、發展產業聯盟,夯實產業脫貧基礎
漢陰有盛發、龍飛、川陜、正陽四家魔芋企業,設計總年加工魔芋能力11萬噸、產精粉8000噸,占全國產能百分之四,但本縣魔芋產量只能滿足四家企業16%需求量。本縣、本市原料不足,省外采購抬高成本,漢陰魔芋企業始終沒有擺脫“吃不飽”、“長不快”的發展煩惱。我認識到“誰將魔芋種植面積發展的越多,誰就占領了魔芋產業的制高點。”2013年11月,我聯合漢陰4戶魔芋企業老總達成共識,組建魔芋產業聯盟,攜手共建基地,3—5年建設1萬畝種芋和5—7萬畝商品芋基地,按建設出資份額獲得收購商品芋份額。
二、發展貧困戶入社,帶動群眾共致富
公司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創新開展“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工作模式,按照“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按股分紅”原則,動員組織貧困戶種植魔芋,貧困戶以土地,勞動力入股投資,合作社采取保底價回購種魔、商品魔芋,實行了技術、種子、肥料、農藥、收購“五統一”,帶動287戶貧困戶入社,讓貧困戶在參與產業鏈活動中獲取穩定收入。同時合作社加強對貧困戶的技術指導,從種芋運輸、保管和消毒,選地整地到消毒播種,從套種玉米到田間管理實地指導。2016年建成在5個鎮8個村建設無公害魔芋種植基地3050畝,由于基地都建在海拔1200米以上,80%村為都為深度貧困村,截止目前帶動農戶6000余人,累計幫扶脫貧人數1820人,實現戶均增收17000元,有效促進當地農業產業化發展,輻射帶動更多的芋農投入魔芋種植中去,為漢陰優勢特色魔芋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發揮支撐帶動作用。
下一步,我將繼續發揚勞模精神,依托企業大力發展魔芋產業,帶動更多貧困戶投入魔芋產業發展中去,讓他們通過產業發展和勞務用工走上小康的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