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幫扶助力脫貧
——漢陰縣勞動模范 鐘關村
我叫鐘關村,出生于1965年1月,現任漢陰縣佳和科技有限公司經理。漢陰縣縣級勞動模范。
為弘揚勞模精神、黨員精神,助力全縣脫貧攻堅工作,我公司積極加入脫貧攻堅行列,走出來一條科技扶貧之路。
帶學徒傳幫教,助貧困戶增收。2009年得知漢陰縣城關鎮中壩村十一組村民吳有根一家非常貧困,所住房屋屬于危房需被拆除,其父母極為憨厚,無經濟來源,其妹上學費用由國家扶持。為了減輕他們的家庭經濟負擔,我把小學畢業的吳有根招收為學徒,作為重點技術培養對象,包吃包住,每月還額外發放1500元的經濟補貼。經過長達3年的培養,讓其熟練掌握了電焊、氧焊、氣保焊、各項機床機械的操作、產品制作等各方面的技術,經公司考核,成為一名合格的專業技術人員。現今已在外正式參加工作,月薪6000元,家庭生活狀況得到很大的改善。同時,我始終堅持扶貧先扶智,在企業用工過程中,隨時向貧困群體開放企業的大門,同時讓他們在工作中,不僅賺到錢,還無償培訓教導其技術。經過8年多來的不斷扶持,向社會培養了成熟的技術人才30余名。
義務宣講傳知識,培育創業創新動力。我作為本地的發明家,積極加入科技脫貧攻堅行列,利用自己的優勢和長處,為學校培養創新發明的人才,2017年8月,漢陰縣中學為擴大課本教育,開設了“我愛發明”班,我親自為學生授課。眾所周知,一個地方和一個國家的發展離不開科學的發展,科學離不開創新,創新又離不開人才的培養,因此人才培養是關鍵。特別是搞發明創新,首先需要激發學生們的興趣,其次就是方法和技巧,如何打開創新思維?這是關鍵問題之所在,所以我把這項工作作為一項脫貧攻堅的任務去做。不管再忙再累,都義無反顧的為學生上好每一節課,希望盡最大可能把自己創新發明的經驗及相關知識傳授給學生,為漢陰和國家培養更多的科技人才。教導的“我愛發明”班有學生48人,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和培養,使學生們認識了發明創新的意義,發明的技巧。雖然時間短(每周一節課),但通過結合實際的系統學習,為同學們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激發了他們的創新思維。對學校作了承諾:隨時為漢陰縣中學的同學們提供技術指導,不管遇到什么技術難題或發明中需要幫助時,將隨時無償幫扶。
發動企業獻愛心,解決貧困群眾實際困難。2017年年底,我得知漢陰縣澗池鎮仁和村有20戶貧困家庭,冬季來臨仍沒有安全的取暖設備。為此,我帶領公司全體員工加班加點趕制20臺節柴省煤爐灶,并采購了煙管、保護套等配套設備,在縣工會的帶領下,發放到仁和村敬老院的每一戶,并為貧困環境講解了爐具的使用方法,讓貧困戶安全過冬、溫暖過冬。2018年2月,我公司向漢陰縣集中村捐贈30套環衛垃圾桶,為集中村環境整治出錢出力,改善村里貧困戶的人居環境。2018年3月組織公司全體員工積極參加公益活動,共同到漢陰縣鐵弗寺鎮進行了義務環境衛生清理服務。
下一步,我將繼續弘揚勞模精神加大扶貧力度,把脫貧攻堅作為一項長期任務持續堅持下去,堅持為脫貧攻堅大計貢獻力量,讓更多的貧困戶從貧困的逆境中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