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建合作社幫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漢陰縣勞動模范 鄒國洋
我叫鄒國洋,1983年11月出生,漢陰縣東風農林養殖種植專業合作社法人代表。漢陰縣縣級勞動模范。
我初中畢業后,開始走南闖北。當過泥瓦匠,做過室內裝潢,搞過建材生意,通過誠信守法經營,生意越做越大,到2011年凈利潤達30余萬元。小富不忘家,我時刻不忘生我養我的那方土地、那里的父老鄉親,在我的心中始終懷揣著一個夢想:我是農民的兒子,在農村,要帶領大家怎樣致富?
學技術建廠房,敢當脫貧致富領頭人。在發現牛羊養殖這個商機后,我花了半年時間到有名的山東嘉祥縣進行考察學習。學成歸來在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在南窯村建立了養殖場,出資2萬元,修建了一條長1000米,寬4米的砂石路,既方便生產活動又方便了村民出行。現在,每當我開車經過這里的時候,沿路的老百姓都會熱情地跟我打聲招呼,請我到屋里喝杯茶。我做了這么小的一件事,老百姓卻對我這樣好、這樣熱情,他們就是我做大做強農業的動力,我一定要把這個場辦好,帶領大家致富。
成立養殖合作社,帶領貧困群眾共同致富。2015年我投資150多萬元成立了漢陰縣東風農林養殖種植專業合作社,以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的經營模式,在南窯村發展養殖已初步形成規模,形成“一鄉一品、一村一品”;為農戶統一提供種羊、種牛、技術等一系列標準化服務,組織農戶按照市場需求,有計劃、有針對性地種植、養殖,2017年隨著雙乳鎮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我再次流轉土地200畝,種植拐棗樹22000株,并與兩個酒廠簽訂了長期購銷合同,種植業的發展將美化、綠化環境。將有勞動能力但因其他原因不能外出務工的貧困戶20余人在我流轉的土地上務工,經過近幾年的努力,東風農場目前擁有牛15頭,羊160頭。養殖產業做大做強的同時又開始了新產業發展思路,現在的東風農場里種植拐棗、葡萄等經濟作物,修建的有垂釣場所、開辦農家樂,現在農場可以說是一個集種植養殖、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具有農家風味的莊園。
2017年為帶動20戶貧困戶,按每戶50只土雞林下養殖模式,購買2斤重雞苗免費發放,貧困戶喂養4個半月,雞出欄8斤左右,我農家樂以市場回收價13元的回收,四個半月的凈收入達1800—2200元之間,下一步我打算把農家樂擴大,在原來農家菜的基礎上增加烤全羊系列,那么今后羊肉的用量就會越來越多,我將把羊免費給貧困戶養,他們養的羊生了小羊后只需要給我2個小羊羔就好,等羊羔長大我按市場價收購,這樣的話不僅我的農家樂羊肉質量數量有保障的同時也讓更多的貧困戶脫貧致富。
致富不忘村民,近幾年每逢到了開學季我就會給貧困戶的孩子購買學習用品,逢年過節都會去看望慰問孤寡老人、留守兒童。
今后,我要努力回報,在這片熟悉的土地上,一步步實現我的創業夢和幫助貧困戶脫貧的心愿,帶領更多的鄉親脫貧致富,過上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