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脫貧攻堅 彰顯勞模風采
——陜西省“五一”勞動獎章 李長濱
我叫李長斌,男,漢族,1982年2月出生于寧陜縣太山廟鎮太山村的農民家庭,高級職業農民。為濱海科技實業有限公司創始人、總經理,2015年4月榮獲陜西省“五一”勞動獎章。
2000年高中畢業后,擺過地攤,去南方打過工。2005年回到家鄉創業,于2010年成立了寧陜縣濱海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經過七年的發展,已初步建成為集現代農業生態旅游觀光、綠色農產品生產、購銷及陜南飲食文化“一體化”的綜合性民營企業,農產品加工、儲藏、保鮮1000噸,生態休閑觀光示范園區2萬余平方米,可年接待游客10萬余人次,直接或間接帶動就業創業200余人。作為一名從大山深處土生土長走出來的熱血青年,曾經走過一條艱辛的創業之路,但我始終不忘初心,以帶領鄉村群眾脫貧致富為己任。通過實際行動帶領貧困群眾致富,詮釋了一名勞模、一名高級職業農民大愛情懷,積極踐行了勞模的示范引領作用。
一、找準“三變”改革載體,投身產業扶貧
脫貧攻堅戰打響,我積極行動,發揮公司技術、生產、市場、管理等優勢,找準企業生產經營與扶貧開發的結合點,緊跟農村“三變”改革步伐,通過主動參與農村“三變”改革機制創新,做實助力脫貧攻堅載體。激活貧困戶土地、山林、勞動力,生態種植、養殖等資產資源,建立農企合作共贏的命運體,打通農副產品種植、加工、流通、消費全鏈條,助推現代農業發展,增強鄉村經濟活力。制訂規劃,建檔立卡,細化幫扶責任與任務,探索“企業+合作社+產業+農戶”的精準扶貧模式,加快構建新型經營主體,創建了市級創業孵化基地,引進入駐現代農業專業合作社20家,建成了全國科普示范基地。截止目前,已在8個鎮23個行政村幫扶帶動500戶貧困戶發展中蜂、生態蛋雞養殖、林果、雜糧蔬菜種植等特色產業,人均增收2000余元,使窮人跟著產業走,產業跟著龍頭走。
二、開展合作經營,形成脫貧攻堅合力
整合金融資源,讓貧困戶得實惠。積極實施貧困戶產業脫貧資金引導計劃及金融脫貧貸計劃,入股到企業,按標準折股量化和年收益的比率為重點幫扶的60戶貧困戶進行分紅,每年兌現一次,分別持續3年或5年,增加貧困戶的實際收入。整合土地資源,精選與本地資源相配套,具有市場前景和開發潛力的主導產業,引導農戶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適銷對路的中蜂養殖、林果、雜糧蔬菜、蛋雞等特色產業,提升產品附加值。整合科技資源,在技術指導、農產品購銷等方面及時提供支持和全程跟蹤服務,免費為幫扶貧困戶發放蛋雞、籽種、肥料,定期開展走訪慰問活動,為400余戶貧困戶送去了食用油、水果、慰問金,勉勵他們堅定發展特色產業的信心,依靠自己的雙手,勤勞苦干,脫貧增收。公司與貧困戶簽訂農產品保價回收協議,實現貧困戶發展產業零風險,調動了貧困戶自主脫貧的積極性。
三、開展公益活動,愛心奉獻社會
在10余年風雨兼程的創業生涯中,白手起家、打拼,有苦有樂,一心撲在創業路上,埋頭苦干,銘記“來源于社會,回報于社會”的莊嚴承諾,熱心公益事業,堅持為弱勢群體辦好事、辦實事,用實際行動關心幫助那些需要關心幫助的人,主動開展扶貧、敬老、助學、救災等社會公益活動,爭做社會道德的實踐者,良知與責任的承擔者,先后累計捐款捐物達253萬余元。扶貧濟困的愛心之舉,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2016年3月,濱海科技被評為“爰心幫扶單位”,受到縣委、縣政府表彰獎勵。
今后,我將繼續發揮勞模的示范引領和高級職業農民的技術示范作用,進一步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為助力脫貧攻堅再做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