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鄧永新)有這樣一個真漢子,他38歲時曾不慎被落石砸斷腿,但在妻子的精心照料下,他自立自強,憑著一股子韌勁兒,甩掉雙拐,靠養殖改善生活,戰勝蹉跎命運,他就是漢陰縣雙河口鎮三柳村民盧家友。
“18年前,我在山上挖石頭時不慎被落石砸斷左腿,喪失了勞動能力。這時我的小兒子才剛剛一歲,要不是妻子一邊照顧孩子一邊照顧我,我就很可能殘疾了。”老盧感嘆道。
由于老盧受傷干不了一切重活,家里里里外外的事情就落在了妻子肩上。在妻子精心照料下,老盧逐漸恢復過來,可以干一些農活,農閑時還打些零工補貼家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45歲那年,老盧在金礦打工時被壓斷右腿,而且第二次傷情要比第一次嚴重很多,縣醫院醫生甚至建議老盧截肢,想到家里的頂梁柱要是截肢了,今后的日子該怎么過,妻子怎么也不答應截肢。于是,妻子把老盧轉院送到西安紅十字會醫院,經兩個多月治療,硬是保住了老盧的腿。可是加上后期康復治療,家里的一點積不僅蓄全花光了,還欠了十幾萬外債,一家人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生活還得繼續,為了還債,兒子早早地出門打工去了,留在家里的老盧通過艱苦鍛煉終于甩掉了雙拐,過上了正常生活。為了改善生活,老盧向親朋好友借錢養雞。“2015年,我在村上第一個養了500只土雞,因為全都是用糧食喂的,不到年底,500只雞就全賣完了,我就把規模擴大到2000只,希望能早點把賬還完。”老盧如是說。
就在準備大干一場的時候,老盧卻因為胃炎住院了,而且一住就是一個多月,而此時恰好是土雞上市的好時機。“我住院了,妻子要照顧我,家里的雞全都是18歲的兒子在照料,因為我的身體,兒子受了很大影響,早早地就要當家了。”對于妻子和兒子,老盧言語中顯出許多愧疚。
盡管如此,老盧還是咬牙堅持。剛養雞時,喂雞的玉米還需要老盧肩扛到自己承包的山上養雞場,五六十斤玉米對正常人來說沒啥大不了的,但對老盧來說很是困難,他不僅腿上有傷,還需要過一條寬度超過八米還沒有橋的河壩,困難可想而知。回想起第一次背糧食累得癱倒在地上的樣子,老盧感到那一幕仿佛在昨天,好在后來老盧養了一匹馬,背糧食的重任就交給了馬,上路上也就多了一人一馬的場景。
就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來自建設銀行的第一書記趙翔在村里辦起了民宿旅游和農產品銷售,試點不到一個月,老盧家的土雞就賣出了幾十只,再也不為銷售發愁了。現在老盧一家不但養殖了上千只雞,還養了50多只羊和一頭牛。前幾天,趙翔去看老盧的時候,還看到了老盧家母羊又生了6只小羊羔,新生命的誕生讓趙翔仿佛看到了老盧一家人生活的新希望。
“雖說老盧一家經歷了種種困難,但一家人卻不是找鎮村干部幫扶,而是憑借自己的堅韌不拔戰勝生活的磨難。面對困難,老盧一家無懼無畏,幾次遇挫都能勇敢面對,堅強、勤奮,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地努力著,家庭也由此拜托了貧困。就像老盧說的話:我不但要靠自己摘掉貧困的帽子,還要過上更好的生活。”采訪結束之際,談到老盧,第一書記趙翔很是感慨。